有何不同︱比特幣會是下一場鬱金香熱嗎? - fintalk180

    有何不同︱比特幣會是下一場鬱金香熱嗎?

    17 世紀發生的鬱金香熱,被認為是人類史上首次金融泡沫事件。有人認為比特幣是另一次鬱金香熱,到底現時的比特幣發展,是否真的會重蹈近 400 年前的鬱金香熱泡沫爆破的覆轍?兩者又有何差異?本文將作分析。

    鬱金香熱潮及泡沫爆破

    鬱金香熱(tulip mania)發生於 17 世紀時期的荷蘭,當時荷蘭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交易業務廣泛,荷蘭的人均收入是全球最高,亦帶動奢飾品市場發展。

    當時鬱金香成為了人們最愛的奢飾品,特別是變異了的鬱金香,因擁有異於一般的花色及圖案,更是受大眾喜愛,人們都想擁有並用作炫耀。由於需求大增,鬱金香的價格水漲船高,當時稀有種類的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於一個月內上漲 20 倍亦很平常,價格後來甚至升至與一幢房子差不多。

    大量農民將土地用來種植鬱金香,結果令供應量急升,鬱金香泡沫於 1637 年 2 月的一星期內爆破,更暴跌至洋蔥的價格。有指事件對當時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亦令不少人破產。

    鬱金香熱與比特幣

    有人認為,比特幣投資熱潮就是另一場鬱金香熱。低現今的金融世界,與 17 世紀相比大有不同,市場參與人數,亦超出當時很多,故將比特幣與鬱金香熱視之等同,實在有點一概而論。另外,加密市場跟傳統市場,亦存在很多不同之處。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甚麼是加密貨幣?

    主要的差異

    在價值儲存方面,比特幣與鬱金香完全不一樣。鬱金香花期有限,單憑球莖辨別種類及外觀並不可能,商人要種植球莖,期望長成預期品種或外觀。

    另外,當轉移鬱金香到目的地時,亦需安全運輸方式,衍生相關運輸費用。鬱金香亦不適用作支付,不能被分割使用,在田地上的鬱金香則容易被人偷走,難以被保護。

    比特幣則不同,因它是數碼化資產,能在世界各地的 P2P 網路中被傳輸,受加密技術保護。比特幣不能被複製或銷毀,很容易被分割成較細單位。而且其供應量有限,最多是 2,100 萬枚。保護方面,即使加密資產存有一定潛在風險,但有一些安全原則有助保護其安全。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系列一●謬誤篇︱加密貨幣是騙局嗎?

    總結

    比特幣作為一種加密貨幣,未來發展受政府監管和法律法規限制,隨著加密貨幣技術不斷發展和應用,比特幣亦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種更廣泛使用的貨幣。

    將現今的比特幣,與近 400 年前的鬱金香相比,歷史背景完全不同,受加密技術所保護的數字資產,與鬱金香亦根本不能相比。

    #tulipmania #加密貨幣 #比特幣 #泡沫爆破 #鬱金香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