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的身分一直成謎,而在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中,前首席工程師 Gavin Andresen 一直是加密貨幣圈中家喻戶曉的人物,更被大眾公認為「中本聰繼承者」。他先後創立了加密貨幣水龍頭、比特幣基金會,「執掌」比特幣僅三年,為其奠定穩固基礎,但他之後經歷的醜聞,令他被拉下神壇。 早年生涯 Gavin Andresen 出身於澳洲墨爾本,5 歲移居美國,1988 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取計算機科學學位,首份工作是在系統公司 Silicon Graphics 擔任軟件工程師,長達 8 年。 1996 年他創辦軟件公司 Wasabi,開發 SkyPaint,一個用於繪製和編輯 3D…
Search Results: 中本聰 (10)
2008 年,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面世,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系統誕生,比特幣隨之被開發。作者中本聰至今身分乎明,有指他可能是 AI,幾個人,或是一個組織。有指他持有约 100 萬枚比特幣,於 2021 年 3 月市值 468 億美元。到底他是何方神聖? 當年,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送了一封電郵,到加密龐克的電郵討論群組,內容講述自己所研究的一種 P2P 電子現金系統,可以完全不需要信任第三方、不需依賴政府作交易,這些數字貨幣,將取代由中央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 從沒公開使用日語 由於文中描述的系統十分完善,所以只用了兩個月就開發完成,中本聰使用該軟件對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又稱創始區塊)進行「採礦」,得到了第一批的 50 個比特幣,比特幣金融體系也隨之誕生。 中本聰極少透明自己的身份資訊,雖與其他人有不少電郵交流,但從未以真面目公開露面,或約見任何人。最初他曾提及自己…
區塊鏈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世界帶來了許多新興的數字貨幣及平台,其中以太幣(Ether)和以太坊(Ethereum)成為廣為人知的代表。本文將介紹以太幣和以太坊是什麼,以太幣具有什麼價值、與比特幣的主要區別和風險。 以太幣與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個基於區塊鏈分散技術的開源平台,它不僅支持傳統的數字貨幣交易,還能運行智能合約,這使得以太坊成為構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理想平台。 以太幣(簡稱 ETH)則是以太坊平台的內部加密貨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激勵礦工和作為智能合約的執行貨幣。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以太幣的價值和應用 以太幣的價值在於它的多功能和應用廣泛。首先,以太幣作為以太坊平台的內部貨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當用戶交易、部署智能合約或在 DApp 上執行操作時,需要支付一定數量的以太幣作為手續費。 其次,以太幣作為礦工的獎勵,礦工通過參與區塊的驗證和挖掘,獲得新產生的以太幣作為報酬。此外,以太幣還可以被用於投資、交易、存儲價值、各種開放式金融產品的質押、用作某些零售商和服務商的支付方式等。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功能,是以太幣的另一重要應用。智能合約是一種自動執行的合約,其中的條款和條件以編程的形式存在於區塊鏈上。以太幣可以用於支付智能合約的執行費用,並確保合約中的交易被正確執行。這為許多領域帶來了創新的潛力,包括金融、供應鏈管理、房地產和社交媒體等。 延伸閱讀:三分鐘解讀︱智能合約是什麼? 優點缺點逐個數 以太幣與比特幣的區別 以太幣和比特幣(Bitcoin)是兩種不同的加密貨幣,分別於 2014 年及 2009 年發行,創始人分別是…
幣圈發展至今,造就出不少傳奇人物和致富故事。曾經是麥記職員的幣安 CEO 趙長鵬,究竟憑什麼晉身華人首富?幣圈女神何一又靠什麼特質,令她可以從農村女孩,做到美女主持人及幣安聯合創始人? 立即下載電子書,還附有中本聰的神秘故事,了解 Terra 創辦人 Do Kwon 如何由「韓國金融科技創新金童」,淪為「世紀騙徒」的全過程。 立即免費下載
一名與中本聰同期的始祖礦工,相隔足足 12 年後,近日終於將手上的 1,005 顆比特幣,轉移到新地址「出貨」,升值超過 2 萬倍;另一名始祖礦工則持貨達 13 年,才賣出 150 枚比特幣,大舉獲利約 650 萬美元。 2008 年 11 月 1 日比特幣面世,直至 2009…
加密貨幣越趨普及,當要了解一種加密貨幣是否值得信賴及有潛力時,參考加密貨幣白皮書,便是一個重要步驟。它可以協助您了解加密貨幣的設計目標、技術細節、運作方式、團隊資訊、資金來源、路線圖,以及未來發展計劃等。假如您對某種加密貨幣感興趣,記得先謹慎分析其白皮書,考慮當中的潛在風險,再決定是否參與其中。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什麼是加密貨幣白皮書? 加密貨幣白皮書(Crypto White Paper)可被視為加密貨幣專案的商業計劃,通常由加密貨幣的創造者或者團隊編寫,包含了該款加密貨幣的技術細節、目的、運作方式以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不過,白皮書並俘統一的官方製作式樣,每個專案都會各自創建出自己的白皮書。目的是向大眾展示有關項目的優勢等。白皮書可協助投資者了解加密貨幣的價值和風險,以作出投資決策。 理論上,一份白皮書應保持中立,而且提供豐富資訊。假如一份白皮書提出過多承諾,卻沒有提供足夠資訊,您就應抱持審慎態度。 延伸閱讀: 釐清概念︱加密貨幣的三大誤解與事實 加密貨幣白皮書的例子 比特幣白皮書由名為「中本聰」的匿名者,於 2008 年發布,名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當中提及比特幣的目標是:「純粹點對點版本的電子現金將允許線上支付,直接從一方發送給另一方,無需透過金融機構。」 一般而言,加密貨幣創始人製作白皮書時,都會說明其專案的目標。例如以太坊白皮書則描述其目標為:「以太坊的目的,是要創建一個可建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替代協定。」 延伸閱讀:幣圈名人系列︱世紀之謎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 是個人、組織、抑或AI? 白皮書的內容及閱讀重點 目的及用途:說明加密貨幣的目的和用途,例如為了解決傳統貨幣系統的問題,或者為了提供更便利及安全的支付方式。 技術細節:介紹加密貨幣的技術基礎,包括區塊鏈、分佈式系統及共識機制等方面。…
比特幣自 2009 年創立至今,大約每隔 4 年,就會聽到一次「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至今共出現三次比特幣減半,最近一次於 2020 年 5 月 12 日發生,至於第四次減半時間,預計將於 2024 年 4 月。 比特幣減半將減少新比特幣數量,限制新幣供應速度,若同時市場需求強勁,比特幣價格就可能上漲,更有指這是令幣價重返牛市的契機。本文將解構什麼是比特幣減半,以及其影響。 什麼是比特幣減半(Bitcoin Halving)? 是比特幣開採新區塊獎勵的減半機制,即給予礦工驗證新區塊的獎勵,會比之前減少 50%。…
自 2009 年比特幣面世以來,創造者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曾假設,不可能獲得比特幣 51% 的哈希率,因此沒有考慮 51% 攻擊背後的經濟動機。 但隨大量加密貨幣推出,因市值差異很大,令針對這類加密貨幣的 51% 攻擊成為現實: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大幣的礦工需要轉投小幣,以控制小幣 51% 的網絡。Bitcoin Gold、Verge 和 Ethereum Classic 等都曾遭受 51% 攻擊。 甚麼是51%攻擊…
說到與比特幣有關的重要人物,除了發明者中本聰,不能忽略極力推動比特幣的元老級人物 —— 比特幣耶穌 Roger Ver。他早於 2011 年就傳遞比特幣「福音」,並深信:「數字貨幣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發送任何金額給所有人,讓人們可完全自由交易、買賣、做生意,這能帶來更高的經濟自由度」,提升人民福祉。 Roger Ver 於 1979 年在美國矽谷出生,自小成績優異,初中時更做起糖果「生意」,以 0.25 美元購入糖果,再以 0.5 美元價錢出售給同學,每周約賺 50 美元。 曾因售賣炸藥判監 高中時,他經常閱讀經濟學書籍,對金錢及貨幣起源很感興趣,並不喜歡政府調控經濟行為滿。大學時,他在戴安扎學院(De…
加密貨幣的流通及其價值在數年間不斷暴升,當中尤以價值最高的比特幣得到最多人的關注。比特幣的發行量是有限的,上限為 2,100 萬個,因而避免了通貨膨脹,現時仍持續地開發中。這個開發的行為稱為「挖礦(Mining)」,比特幣開發的時間及數量有自己的節奏,大概每 10 分鐘便有新的比特幣發行;礦工就是藉著最快完成大量運算公式,再獲得比特幣的人。礦工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是透過核實其他人的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以及找出新的區塊以得到區塊獎勵,即Proof-of-Work(PoW)。 在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的特性之下,由於交易持續地更新,所以每 10 分鐘左右便會生成新的區塊,記錄這 10 分鐘內新的交易,礦工要做的就是完成記帳,而記帳的方法就是拆解牽涉密碼學的數學題。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又稱散列函數,是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所選用的運算機制,其特點是只能加密而不能解密,用意是防止紀錄遭竄改。 每一個比特幣的節點都會收集所有尚未確認的交易,將其歸集到一個資料塊中,礦工節點會附加一個隨機調整數,並計算前一個資料塊的「SHA-256雜湊運算值」。挖礦節點不斷重複進行嘗試,直到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令產生出來的雜湊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 PoW:集體運算驗證記帳 最快完成者獲獎勵 最快完成運算的礦工(節點),就能得到獎勵,之後其他礦工就會因應其廣播結果為新完成解題的區塊,作出驗證,證實有效之後,便會正式接受區塊,是為完成一個記帳。因此是通過集體確認帳本紀錄,隨之得到難以篡改的特性。 挖礦所需的設備隨時日發展,由最初以 CPU(個人電腦),轉為主力靠 GPU(顯示卡)運算增加速度,再發展成使用專業礦機 FPGA(可編程的邏輯晶片)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