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去年下旬大改取態,決心發展加密貨幣及元宇宙產業,其中一個惹人關注的動作,是去年 10 月表態,重視元宇宙,政府方面也會身體力行,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發展元宇宙是時下香港的大趨勢,本地大企業亦同步搶攻元宇宙的席位。 已在元宇宙買下虛擬土地的大型企業或人物,許多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滙豐銀行、港鐵(0066)、新世界(0017)第三代接班人選鄭志剛,以及國際影星舒淇及丈夫馮德倫等,主要於 2021 年至 2022 年間,已率先在元宇宙平台 The sandox 進駐,擁有平台上的元宇宙土地。 鄭志剛投資近4,000萬買虛擬土地 據報道,鄭志剛於 2021 年尾,購入了 The sandox 一塊面積較大的土地,投資金額達 500 萬美元,即約…
Search Results: 元宇宙 (84)
港府去年 10 月在法規上為發展虛擬資產產業開綠燈,特首李家超最近亦在公開場合提及,Web3 對金融科技的發展起着關鍵作用,港府會撥款 5,000 萬元予數碼港,加速推動香港 Web3.0 生態圈的發展,特別是推動跨界別業務合作。元宇宙地產作為 Web 3 重要的一環,有望食正政策紅利。 元宇宙地產是一種虛擬空間裏的房地產市場,具有規模的元宇宙地產平台,一般都建基於加密貨幣及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是由這兩者衍生的新興商業領域。 有望與現實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大體上,元宇宙地產模擬現實世界的商業生態,存在於平台上的虛擬物業,用戶可以購買、出售或租賃,擁有者或租用者利用來發展和運營虛擬商業項目,包括虛擬商場、虛擬酒店及虛擬遊樂園等,有望與已存在現實世界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提供新的營收來源。 即使沒有租用或擁有物業,用戶還是可以控制虛擬角色,讓角色在虛擬街道和物業上遊走,進行社交、遊戲、觀賞影音或購物等,有如第二個人生。 至於用戶的應用行為,也為平台帶來瀏覽量,使虛擬建築物和其他資產,可作為虛擬廣告的展示平台,為廣告商提供全新的廣告形式和場景。這將會為虛擬廣告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仍在萌芽階段但前景不容忽視 購物、買地等商業行為會涉及金錢交易,具規模的元宇宙地產平台,多是使用加密貨幣,而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技術,提供了記帳功能,且難以篡改,因此資金往來相對現實世界可能更安全及透明,最起碼不會收到偽鈔。…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越來越受人關注,但不少人仍然不清楚它是什麼,有人認為它只是遊戲,屬一時興起的潮流,或者根據不會實現的未來,甚至有人以為 Metaverse 就是由 Facebook 創始人朱克伯格所發明出來的,那樣就大錯特錯了!為了協助新手解惑,小編將解構大眾對元宇宙的五大誤解。 立即免費訂閱,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誤解一:元宇宙的概念突然出現 事實:元宇宙的概念,其實早在 30 年前就在小說中被提及。美國科幻小說家 Neal Stephenson 於 1992 年出版的《Snow Crash》(《雪崩》)中,便首次提到了沈浸式的網路世界 Metaverse(元宇宙)一詞。 直至 2003 年林登實驗室(Linden…
歌手 Tyson Yoshi 夥拍 Serrini 舉行的全港首個現實 x 元宇宙音樂會,上月順利完成,當晚吸引逾萬人同步於線上、線下觀看。負責統籌演唱會元宇宙部分的 MUXIC 音樂平台創辦人鄒健宏指出,兩小時演唱會要同時開 3,000 部伺服器,租用數據中心費用,已花費近百萬,另要測試市面超過 100 款手機,確保能夠運行。他認為,亦印證到 Meta 元宇宙為何「極燒錢」。 立即免費訂閱,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MUXIC 創辦人鄒健宏指出,為了加強「虛擬+實境」演唱會的互動性,除了讓用戶可自行設計獨有的 avatar(虛擬化身),觀眾亦可於演唱會期間做出不同動作(例如跳舞),或者發出訊息(例如表情符號)給歌手,演唱會部分環節,亦同時於元宇宙內出現。…
說到元宇宙,不少人都認為是虛擬現實(VR)、擴增實境(AR)的延伸,亦有部分人認為與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沒有分別,甚至有網民質疑:「乜都關元宇宙事,都只係影像技術」、「其實依家經已做到哂」。 事實上,本地一些元宇宙公司都基於各種原因,包括用戶及員工認知不足、加密貨幣錢包未夠普及等,並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支付方式亦轉回信用卡,區塊鏈彷彿成為發展元宇宙的障礙。到底元宇宙可否脫離區塊鏈發展? 立即免費訂閱,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元宇宙可否脫離發展? 現時元宇宙還未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定義,包括是否必須應用區塊鏈技術。早前史丹福大學教授 Jeremy Bailenson 等學者,在世界經濟論壇小組曾經討論,共識是:元宇宙可在沒區塊鏈的情況下存在。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迪金森法學院教授 Tonya Evans 補充,省略掉區塊鏈技術,雖然元宇宙也可以運行,但可能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因為「沒有區塊鏈的元宇宙,很可能只為科技巨頭作嫁衣裳。」 韓國科學和技術高級研究所助理教授 Lik-Hang Lee 提到,現時元宇宙主要由…
網頁遊戲尼奧寵物(Neopets)相信是不少香港八、九十後的回憶,自 1999 年面世至今逾 20 年仍在運作,可說當今少有。近年遊戲開發商 JumpStart Games 被香港上市公司網龍(777)收購,尼奧寵物亦正式納入旗下。 尼奧寵物 Chief Metaverse Officer Dominic Law 接受 fintalk180 採訪稱,正為尼奧寵物創立 Web3 元宇宙遊戲,並將寵物由 2D「升級」成…
疫情令網上會議及課堂變成生活日常,三名中大畢業生於兩年前創立公司 Bubstal,大搞「會議元宇宙」, 容許多人同時透過虛擬化身溝通,並應對網上會議「在線不回」等痛點,短短一年已獲母校不同部門,甚至滙豐及恒生銀行都採用,上月更為大專學界盛事 HK Techathon 2023 舉行元宇宙交流會。 大學生活大部分時間網上度過 「希望元宇宙可以畀到一個空間,構建返人同人真摯嘅交流」,2021 年於中大系統工程學系畢業的 Issac 指出他們創立公司的目標。Bubstal 團隊中,不少成員在大學「黃金生涯」碰上社運及疫情,令大部分校園生活都於網上度過,對網上會議亦有深刻感受。 立即免費訂閱,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他指畢業後疫情持續,經常要在家工作,坊間大部分網上會議程式,或多或少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喺元宇宙上有好多可以發揮到嘅科技,從而可以彌補到依一方面嘅缺口。」 Issac 舉例指,「Zoom 好多時淨係一個人講嘢,其他人唔夠膽出聲,甚至 mute 埋。」拍檔…
早前會計事務所 KPMG 畢馬威 發表《亞太地區的新興巨頭》研究報告,指環球市場於高通脹、勞動市場、地緣局勢緊張等因素下,已受影響,但對 元宇宙 發展充滿信心。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利安生(Anson Bailey)接受 fintalk180 訪問時提到,過去投資最熱門的話題,都是圍繞金融科技,但近年 NFT、去中心化金融、電動車、ESG 等討論越來越多;事務所對元宇宙發展充滿信心,認為會為客戶帶來全新體驗。 畢馬威:投資者仍持有大量資金 統計指,去年第三季全球風險投資已跌至 870 億美元,為 2020 年第二季以來最低水平。但過去幾年間,整體投資市場都出現變化,如疫情後,不少公司都推動數碼化。 利安生指,雖然風險投資金額下跌,但現時投資者仍持有大量資金,正考慮應該將錢放在哪裡。亞洲方面,去年起 IPO…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日前公布上季業績,市場關注 Meta元宇宙 部門 Reality Labs 的「支出狂潮」是否持續。公司公布,至去年第四季 Reality Labs 虧損 43 億美元(337 億港元),較上季的 33 億美元多,全年度虧損 137 億美元(1,074 億港元),即每日平均「燒錢」約…
元宇宙 發展滲透各行各業,更「首度」進駐十八區。早前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宣布,全港首個社區商貿元宇宙「 龍城名物館 」正式對外開放。該會秘書長謝海發接受 fintalk180 專訪提到,過去三年疫情令各區生活都受影響,小商戶大受打擊,最近開放元宇宙龍城名物館,希望同時能帶動區內人流。 元宇宙 龍城名物館 首階段十二間特色小店進駐 另外,由即日起至 1 月 16 日亦會舉行「九龍城食、買、玩」活動。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指,九龍城區內大小特色店舖林立,每間小店都充滿特色,值得逐一細細品味。隨著九龍城區重建項目展開,「龍城名物館」將區內十二間特色小店,化身成名物虛擬店舖,將其歷史故事永續保育。 謝海發指出:「龍城名物館嘅誕生,希望保留到文物傳承畀下一代」,現時九龍城是香港十八區之中,首個以商貿地區為主題的元宇宙,「希望可以做到頭啖湯,引起大家注意」,帶動年輕人以至學生,透過新科技去了解該區。 龍城名物館首階段設立了十二間店舖的展覽,當中包括著名的九龍城碩果僅存石磨豆品店《義香豆腐食品》、以爆汁牛肉餅馳名的《清真牛肉館》、周潤發最愛《添財記》、馳名潮州餅家《貴嶼仔和記隆》、富有歷史情懷的《大和堂》等等, 龍城名物館首階段設立了十二間店舖的展覽,網民可從中了解到各店的歷史。 「80後都未必了解元宇宙概念 」 問到籌備時最大難題是甚麼,謝海發直言不只長者,甚至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