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earched for 加密貨幣 - Page 29 of 36 - fintalk180

    Search Results: 加密貨幣 (354)

    環球經濟不穩,全球央行大幅加息,加上地緣政治緊張下, 不論股市及幣市,仍未擺脫熊市陰影。彭博 6 月中發表 MLIV Pulse 調查顯示,未來數月即使反彈,亦只是熊市反彈;即使通脹降溫,全球市場仍可能無法擺脫熊市陰影。外媒 CryptoPotato 分析投資者在加密貨幣熊市中四大常見錯誤,當中在投資股市、外匯等都值得借鏡。 錯誤一:恐慌性拋售 恐慌性拋售是指由於恐懼、謠言或過度反應,而非經過合理分析所導致的拋售行為。 在市場下跌時,投資者通常會感受到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感,往往容易做出缺乏常識和邏輯的決定。 投資加密貨幣應是因為它是數字黃金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保持購買力,特別在高通脹時期,法定貨幣往往以更快速度貶值。出售的唯一理由是:若以上提及的基本面發生根本性變化,不再發揮其應有作用時。 但當加密貨幣價格開始下跌時,許多人開始在市場上拋售,忘記了(或一開始就沒有承認)加密貨幣被許多人認為是一種風險資產。當資產下跌時,許多投資者感到恐慌。這情況十分普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常見的錯誤。要記住,沒有資產是直線上升。 錯誤二:Strong hold 這是恐慌性拋售的另一個極端,雖然投資者應避免恐慌性拋售,但也不意味著永不拋售。 很多人「Strong hold」,可能是對投資形成了情緒依戀(emotional attachment),當基本面發生根本性變化時,放棄理性和邏輯。…

    初創界近年積極由平台經濟轉至 Web3 發展,數碼港早前舉辦的數碼娛樂領袖論壇,亦以區塊鏈、人工智能及沉浸式科技為主題,足見政府對 Web3 越來越重視。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盧文聰接受 fintalk180 專訪表示,過去數月數碼港對加密貨幣初創明顯更為開放,「已經唔會太排斥佢哋 。 」他指出,加密貨幣是香港初創的重要板塊,加上加密貨幣技術含量高,成為本地創科界的中流砥柱。 盧文聰提到,自從去年內地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後,另一方面卻十分包容相關技術,例如鼓勵金融界使用區塊鏈,亦有利香港初創到當地發展。 他續指,大灣區是香港初創值得留意的市場,因其文化較其他地區接近,背後亦有龐大市場。對於疫下中港兩地未能完全通關多時,他坦言「每次都好似就嚟開」,但最終都要押後。他稱,近日港府縮短抵港人士強制檢疫日數,望盡快回復正常通關;而創業是長期發展,如真的遇發展機會,「嗰幾日(檢疫期)其實唔算係啲乜嘢。」 「好多香港人都鐘意炒唔值錢嘅幣」 盧文聰本身是 Elastick Tech 創辦人及執行董事,旗下金融數據分析及社交投資平台 INVESTTAB,是針對散戶所提供的一種進階證券篩選工具。他表示:「好多散戶都係靠聽貼士,但財經投資專家未必係靠睇電視同睇報紙」。平台就是旨在尋找「高手在民間」的投資者,為散戶分享其交易策略,如策略成功的話就可以獲得抽成。 自 2016、17 年起,越來越多香港人對加密貨幣感興趣,INVESTTAB…

    Web3.0 ,又稱第三代互聯網。到底它是什麼、與現時的互聯網又有何不同?事實上,Web3.0 的核心價值在於去中心化(Decentralised),保留以往互聯網的互動和共享等優勢,同時摒棄過度中心化及私隱問題等缺點,結合區塊鏈技術紀錄用戶網上活動,著重網民對資料嘅擁有權(Ownership),保障個人私隱,令網絡系統變得更公開透明。 Web3.0 概念早於 1998 年,便被全球資訊網之父 Tim Berners-Lee 提出,但當時稱為 Semantic Web(語意網),概念較模糊。直至 2014 年,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Gavin Wood 重新提出 Web3.0 的想法,認為這個世界應要有一個不受審查及不被壟斷的網絡平台,以保護網絡使用者的資訊與資金流動。 為了更清楚了解…

    日前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表題為《「數碼港元」—邁出新一步》政策立場文件,稱已從技術及政策層面,審視在港發行「數碼港元」的可行性,會於約九個月內制定系統開發計劃,預計需最少兩至三年,才能建立可應用的批發層面項目。 文件提及當局對加密貨幣市場,包括穩定幣的看法,雖獲意見認為數碼港元及穩定幣可共存,但明言若未受穩健監管,「私營部門穩定幣並不適合作為支付工具」。Newman Capital 合夥人葉永禧就指,對比其他地區已可使用相關技術,「香港其實算慢」。 今年 6 月,金管局公布數碼港元(e-HKD)討論文件,並諮詢公眾意見,討論文件內更特別提到穩定幣可能削弱本地貨幣作為單一記帳單位的角色;亦提到穩定幣試圖透過與其他資產掛鈎,以減低價格波幅,但這類穩定幣,仍面對與其支持資產相關的風險及交易對手風險。 意見指數碼港元及穩定幣可共存 最新文件提到,收到意見認同香港須為應對穩定幣帶來的挑戰作好準備,部分回應稱若穩定幣有明確監管框架,數碼港元及穩定幣可以共存。當局回應指,會在探討數碼港元的應有特點時,考慮相關意見,並繼續與持份者保持溝通。 另一方面,文件提到,國際金融界正尋求更快捷簡便的跨境支付及匯款方案,最終或要加強各地支付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而央行數碼貨幣(CBDC)有潛力成為這類安排的基礎。 國際金融界亦有討論是否可將 CBDC 應用於加密及去中心化金融領域,從而為相關市場提供一個穩定的支持。尤其是考慮到近期發生多宗相當矚目的私營部門加密資產項目崩盤事件,反映若未受穩健監管,私營部門穩定幣並不適合作為支付工具。 在加密資產市場活動方面,金管局認為有需要深入研究零售層面 CBDC 能否及如何支持加密市場發展。當局指其後在深入的應用研究及試驗中,亦會包括研究 CBDC 應用於去中心化金融活動的利弊。 諮詢回覆者多憂慮私隱問題 文件亦提及,回應者普遍對於應否去中心化持不同看法:…

    周四聯儲局宣佈加息 0.75 厘,委員預計今年內仍會再加息 1.25 厘,比特幣、以太幣應聲下跌,但似乎未影響一眾「HODL」名人的入市意欲。彭博報道,本港四大發展商對加密貨幣最積極的新世界(017)行政總裁鄭志剛旗下 C Capital,計劃未來 18 個月內籌集 5 億美元(約 39 億港元)投資於區塊鏈資產、信貸及私募股權,押注私營公司和數字資產的價格觸底反彈。 C Capital 行政總裁鄭彥斌(Ben Cheng)更「別人恐懼我貪婪」,揚言這時候投資「會產生最好的結果」,更稱最快半年時間「回報就會回來」! 報道提到,C Capital 由前美銀美林集團投資銀行家鄭彥斌共同創立的區塊鏈基金,並計劃明年再集資約…

    說到幣圈最知名的人物,不得不提人稱 V 神的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2021 年福布斯估計,未夠 30 歲的他總財富為 14.6 億美元(約 114 億港元),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加密貨幣億萬富翁。不過 V 神出名節檢,不重錢財、重技術,被視為「幣圈精神領袖」。 現年 28 歲的 Vitalik 兒時為資優生,青少年時沉迷電腦遊戲《魔獸世界》,卻間接促成他了解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經歷過大學輟學,創辦加密產業刊物,其後共同創立「以太坊」,逐漸踏上「封神」之路。 4歲用Excel撰寫程式…

    近日加密貨幣市場焦點放在以太坊合併上,惟合併後幣價隨即下跌,由合併當日最高位 1,655 美元(下同)輾轉下跌,單日曾跌至 1,451 元,跌幅達 12%。至截稿前報 1,301 元,累計跌幅逾 21%。有分析認為,合併後對以太坊的大考驗才剛剛開始,加上幣價自 6 月已急升,明言要為強勁的下行波動做好準備。 合併將減少99%以上能源消耗 以太坊合併成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一大焦點,其 PoW (工作證明)主網正式與 PoS (權益證明)信標鏈合併,標誌著整個協議正式向 PoS 過渡。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Vitalik…

    以太坊合併完成,以太幣自上月一度急升後,價格曾由近 1,000 美元升至近 2,000 美元,合併後出現明顯回吐,至於本月炒風,則由幣價轉到「域名」。由於市場憧憬合併令 gas fee 下跌,令相關「域名」(ENS)製造成本下跌,吸引大量投資者炒賣,成交量在所有項目中排第二名 。其中一個售價最高的域名「000.eth」,開價更高達 5,000 以太幣(約 6,340 萬港元)。 ENS 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一個分佈式、開放和可擴展的命名系統,允許用戶將一長串加密貨幣地址的密鑰,變成一個單一的 ENS 域,如「vitalik.eth」。 ENS 令發送和接收加密貨幣的過程變得簡單,用戶不用複製和粘貼冗長的錢包地址,只需像其他普通地址一樣分享他們的域名,便可在用戶間以 NFT…

    以太坊合併在即,每秒近九百兆億的算力將釋放到其他 PoW 生態,各方對以太坊轉用權益證明機制 PoS 的意見不一,有人認為以太坊將因此威脅比特幣的龍頭地位,有人卻覺得只是借勢炒熱,那究竟這場 PoW 與 PoS 之爭,誰是最大得益者? 加密貨幣萌芽於PoW機制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是獎勵最先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者,而爭奪這個獎勵的過程,就是礦工以電腦鬥快計算複雜算式並獲得區塊記帳權,即是挖礦。 PoW 缺點是必須消耗大量冗餘電能,越多人加入爭奪,越浪費電能,這是近年遭環保份子打擊的弱點。 可是,大家卻忘記了,早期比特幣網絡得以迅速佈置,就是因為 PoW 機制 ── 礦工只需要買台合規格的電腦,電腦就會自動去計算那個複雜算式參與爭奪,從而賺取獎勵。對投資人來說,這項投資成本結構非常簡單,初始投入成本就是電腦組件(CPU 或…

    「幣安是屬於中國的秘密犯罪實體」和「陳光英是幣安幕後操作者」的消息,近日在網上不絕於耳。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在幣安官網發表千字文,強烈否認幣安為中國公司,大爆幣安離開中國原因,更稱「不應因有中國血統而成為一生都必須戴上的傷疤。」 趙長鵬認為,事件源於競爭對手通過匿名的網站發起,「目標是削弱對品牌的信任。」他直言:「幣安的執行團隊現在更多地由歐洲人和美國人主導。儘管有這些事實,一些人堅持稱我們為中國公司,他們這樣做不懷好意(they don’t mean well)。」 2005年以外商身份回流中國 趙長鵬指出,他於 1989 年 12 歲時離開中國,因當時局勢,很快就拿到加拿大簽證,坦言:「我很幸運能在那個時候離開,它永遠改變了我的生活,為我開啟了無限可能性。」2005 年,科網行業開始在中國爆發,他和其他五個外國人在上海創辦了一間 IT 創業公司,該公司被指定為「外商獨資企業(WOFE)」,因創辦人都非中國公民。 他明言:「這是需要克服的一個相當大的商業障礙。當我的財務狀況穩定到可以在上海購買公寓時,我不得不多付 25% 的稅,因為我是外國人,就是我在 2014 年為購買比特幣而賣掉的那套公寓。」更稱:「如果沒有這筆費用,我今天可以多擁有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