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earched for DLT - fintalk180

    Search Results: DLT (8)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於 8 月底發布了「金融科技推廣計劃」,旨在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業中的金融科技應用。該推廣計劃概述了未來 12 個月內將推出的重要活動和措施。其中包括設立「金融科技資訊平台」,定期舉辦金融科技展示活動、圓桌會議及特定領域的互動研討會和培訓課程等。推廣計劃的重點領域,包括財富科技、保險科技、綠色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分布式帳本技術等。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HKMA推廣計劃深化金融科技2025策略推展 HKMA 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香港保險業監管局(IA)及其他金融界別的主要持份者緊密合作,以制定這個推廣計劃。計劃的目標是協助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採取積極措施,而不僅僅是提升對金融科技的認知。 根據 HKMA 表示,這個推廣計劃是「金融科技 2025」策略的一部分,旨在發揮財富科技、保險科技、綠色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分布式帳本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潛力。金管局通過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的緊密合作,致力於建立一個可持續和包容的金融科技生態系。 延伸閱讀:愚公專欄︱香港步進數字經濟年代 新田科技城發展將是領頭羊(陳家豪) HKMA近年推動DLT技術應用總結 愚公認為,計劃的重點在於香港政府已意識到以傳統按金融產品分類,由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已難以處理自金融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衝擊,這報告中清楚說明不同監管機構之間需要更緊密合作。 HKMA 在過去幾年中,早已展開多項在分布式帳本技術(DLT)領域中一系列的工作,比 IA…

    香港金管局(HKMA)目前正在研究建立監管框架,以支持數位港元或穩定幣,並促進分散式帳本技術(DLT)在銀行存款代幣化方面的應用。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陳景宏表示,希望未來能更廣泛應用 DLT 技術,例如將發行債券的交易時間縮短至 T+1,並通過現金代幣化配合智能合約,實現即時交收,從而降低交易對手風險。然而,由於技術和穩定性仍存在限制,這些應用仍需等待時機成熟。未來還有可能將證券、企業和有價抵押產品進行代幣化。 然而,目前香港的監管規則和法律條文仍有很大改進空間,可使用 STO 作為一個生動的例子。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是一種發行虛擬代幣的方式,與 ICO(首次貨幣發行)類似。不同之處在於 STO 將傳統的有價證券(如股票、債券、基金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資產,以虛擬代幣的形式進行證券化發行,並受到各國證券法規範。 香港證監會(SFC)已於 2019 年,更新了 STO 的監管規則,並將其定義為具有傳統證券發售屬性的特定代幣發行。這些代幣涉及使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形式表達資產擁有權(如黃金或房地產),或經濟權益(如利潤或收益分佔權)。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甚麼是證券型代幣發行(STO)?受證監會規管?…

    ChatGPT 自去年亮相後即成為全球熱話,更是 2023 年全球第一個「爆紅」的話題,至今一直受關注。更有言其發展會領先 Web3.0,到底 ChatGPT 與 Web3.0 是否存在競爭? 還是「合作」機會? ChatGPT是甚麼? ChatGPT 是由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初創公司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由 Tesla 創辦人Elon Musk 及 Sam…

    Web3.0 時代,各國積極發行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解決傳統金融匯款結算冗長、高手續費等問題,但主要圍繞各國獨立發行。隨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開,相關新政策浮現,近日有傳中國提議發行數碼貨幣「亞洲人民幣」(Asian yuan),支持貨幣包括東盟十國、日圓、韓元及人民幣共十三種貨幣,以對抗美元主導地位。 綜合外媒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研究人員上月於隸屬中國外交部的《世界事務》(World Affairs Journal)期刊發表研究指,打算推出亞洲人民幣代幣,以減少亞洲對美元的依賴。 文中提到,現時環境具備建立亞洲數碼貨幣的條件,可以加強區域貨幣合作。研究人員稱:「二十多年來,東亞經濟一體化,為區域貨幣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設立亞洲人民幣的條件已經逐步形成。」 文中亦指,近月美國聯儲局大幅加息,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對亞洲國家的外匯儲備,造成負面影響,認為東南亞國家長期以來用美元結算貿易,加劇了貨幣錯配和匯率風險,曾成為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導火線。 而支持十三種貨幣中,權重類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s),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可防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主導地位,並消除區域貨幣合作的障礙。 過去多個亞洲國家欲打倒「美元霸權」 過去亦有多個國家打算推出亞洲貨幣,例如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在金融風暴時,亦曾提出東亞共同貨幣計劃,以取代美元,並於 2019 年強調其必要性;2006 年,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也提出了亞洲貨幣單位,但最終被擱置。 分析指,如推出亞洲數碼貨幣,很大可能由中國主導。原因之一是中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已對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廣泛試驗。…

    加密貨幣經常被媒體描述成一種破壞全球金融監管的洗黑錢工具,有些人認爲,加密貨幣可幫助非法行為避開監管機構的追查,這類說法其實是被嚴重誇大的誤解。 從技術層面來看,加密貨幣的交易記錄比其他交易媒介多。加密貨幣背後的核心技術是區塊鏈/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一種高透明度的公共分類帳。分佈式分類帳是一個在多個網絡站點或地理位置共享和同步的數據庫。它允許交易擁有公開的「證人」,令交易更具透明度。網絡每個節點的參與者,可以訪問該區塊鏈上共享的記錄,並且可以擁有該網絡的相同副本。 此外,分類帳上的任何改動,都會在幾秒或幾分鐘內通知所有參與者。監管機構可以根據這些「足跡」,調查利用加密貨幣犯罪的活動。由於所有加密貨幣的進出很容易追踪,因此對於大多數具有基本金融法規的發達國家而言,更容易實施 KYC/AML。 讓我們再來看看一些事實數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每年的洗黑錢金額爲 8 千億至 2 萬億美元。最近一份 Chainalysis 報告亦顯示,加密貨幣在 2021 年的洗黑錢金額爲 68 億美元,法定市場價值約為 400 億美元,而 2021 年加密貨幣市場的峰值,只有約 3…

    傳統央行貨幣的儲存方式基本上有兩種,分別是現鈔和銀行持有的儲備,近年多國積極研究推行的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簡稱 CBDC),亦是國家認可的貨幣儲存方式。作爲全新型態的央行貨幣,CBDC 與傳統貨幣不同,它是採用電子記錄或數碼代幣形式的官方數碼貨幣。 CBDC 與市面上流行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等不同,後者這一類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即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可以控制它的供求,而 CBDC 則由央行發行,因為屬於中心化貨幣,可發揮貨幣的基本功能,即支付、儲值和記帳單位等。CBDC 沿用現有的信用貨幣制度,支撐 CBDC 價值的是中央銀行的信用,是央行的直接「負債」。 2022 年 9 月 20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數碼貨幣為題發表了「數碼港元 —…

    Web3.0 ,又稱第三代互聯網。到底它是什麼、與現時的互聯網又有何不同?事實上,Web3.0 的核心價值在於去中心化(Decentralised),保留以往互聯網的互動和共享等優勢,同時摒棄過度中心化及私隱問題等缺點,結合區塊鏈技術紀錄用戶網上活動,著重網民對資料嘅擁有權(Ownership),保障個人私隱,令網絡系統變得更公開透明。 Web3.0 概念早於 1998 年,便被全球資訊網之父 Tim Berners-Lee 提出,但當時稱為 Semantic Web(語意網),概念較模糊。直至 2014 年,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Gavin Wood 重新提出 Web3.0 的想法,認為這個世界應要有一個不受審查及不被壟斷的網絡平台,以保護網絡使用者的資訊與資金流動。 為了更清楚了解…

    加密貨幣的熱潮下,衍生了各類數字資產興起,同時拉動了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的需求。顧名思義,數字資產通過數碼化形成,存在於網絡與電子世界中,並非摸得着的實體,但在區塊鏈技術下,比起不少傳統實物資產更安全和便利,fintalk180 綜合出其中四大要點,若運用得宜,無疑能為傳統生意開拓新商機。  一、公開透明 採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具備交易公開透明的特點。以加密貨幣龍頭比特幣(Bitcoin)為例,眾多的比特幣使用者和礦工透過分散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lgy,簡稱 DLT),產生聯繫,形成一個龐大網絡,每當有人交易比特幣,驅使比特幣的擁有權由原有帳戶轉移至另一個帳戶時,便會在區塊鏈中產生訊息,同時向網絡中所有電腦發送,使所有比特幣使用者和礦工等的電腦,都記下了這項擁有權變動紀錄。 STO 亦沿襲了類似思路,惟主要參考以太坊協議架構,不限於單純的數碼貨幣轉換與交易,還讓參與者可以建立和執行智能合約。營運商向參與者發行代幣後,參與者之間建立和執行了什麼智能合約,及有什麼相關的代幣持有權變動,都會出現在所有參與者的電腦中,公開透明。  二、交易紀錄難篡改 除了交易公開透明,這類數字資產的另一要點,是擁有權及交易紀錄難以篡改,因為每項交易均會在網絡內傳輸和擴散,使所有參與者的電腦都有紀錄,假如有人心懷不軌想篡改某些交易,在區塊鏈的世界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作為傳統資產的擁有憑證 另一個數字資產要點,是可以作為傳統資產的擁有憑證,STO 正是其中之一。營運商可以就證券、債券或物業等傳統資產,將其代幣化並以 STO 形式發行,當中的代幣便是相關資產擁有權的證明,這個概念類似實物股票證券書,只是由紙本變成數碼形式,加上當有區塊鏈技術負責記賬和清算等功能,不只更環保,且相比紙本證明更安全、不易遺失。 四、高度靈活和便利 數碼資產的另一個明顯優勢,便是十分靈活和便利,由於交易和記賬等活動,都透過網絡進行,可以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還可將背後資產的利息等編入系統中自動化執行,具備全天候交易和「T+0」同步完成清算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