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以太坊合併,「挖以太幣」的日子正式結束,有指以太坊在合併後,將成為通縮型資產。有分析指早在合併前,以太幣已提前進入完全通貨緊縮,主要是透過代幣銷毀進行。甚麼是「代幣燃燒」(Token Burn)?原來對貨幣供應帶來重要的影響。 不少加密貨幣都引入了通貨緊縮的機制,最常見是通過代幣銷毀來完成的。以幣安(Binance)旗下的幣安幣(BNB)為例,發行五年至今已燒掉了價值數十億美元代幣,目標是將該代幣的總供應量減少 50%。 代幣燃燒是將加密貨幣由流通中移除的過程,將其發送到專門指定及只能接收加密貨幣的地址。這些地址分別稱為 「燒幣者」(burners)或 「吃幣者」(eaters)。 代幣燃燒的優缺點 代幣燃燒最大作用,是通過減少供應以穩定幣值,亦可通過代幣燃燒計劃,激發用戶參與項目,以鞏固加密貨幣社區。用戶可通過燃燒證明(POB,Proof of Burn),以證明他們對網絡的投入,獲得「挖礦」以及驗證交易的權利。用戶在系統中銷毀的硬幣越多,其擁有的算力就越大,因此被選擇作為下一個區塊驗證者的機會越高。 而代幣燃燒最大缺點之一,是需要大量「燃燒」才能產生影響。去年 4 月柴犬幣為穩定幣價,推出燒幣機制「SHIB Burn Portal」,銷毀者可獲被動獎勵。不過「燃燒」初期,柴犬幣價格卻並未出現起色,至去年底受 Tesla 創辦人馬斯克(E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