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連續兩日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和 Coinbase 提起訴訟,引起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的震驚。SEC 的行動顯示其正在加大對加密行業的監管力度,同時也可能推動行業加速邁向標準化和合規化。 事實上,SEC 的訴訟在市場上引起極大爭議,尤其是對於被列為證券的加密代幣的定義,例如 B

將區塊鏈應用到現實世界是很多 Web3 人的共同目標,誰人能夠將兩者成功連結,便可執 Web3 的牛耳。但可惜的是,區塊鏈面世逾十年以來,真正做到與現實世界連結的項目卻屈指可數,如近年湧現的一批現實世

「BRC20 代幣 Ordi 價格突破 10 美元,市值突破 2 億美元」的文章,在各大社群流傳,仿佛大家都在歌頌這個 BRC20 代幣的成功故事。然後,細心看看流動性與交易記錄,不難發現這些代幣持有

投資者總是在尋找新的投資主題,由疫情時的宅經濟,到後疫情時代的元宇宙,今年以來又有新的投資主題,所說的就是人工智能(AI)。 其實人工智能也不是甚麼新的投資主題,早在數年前,已有不少人提出在倉庫、商店

萬眾期待的香港全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發牌制度(VASP)咨詢期限已經截止,目前大家都靜待證監會發布最新消息,然而,政府早已為條例訂下死線為 2023 年 6 月 1 日,距離死線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早前筆者已多次表示,對於香港政府近來積極推動 Web3 生態圈的發展感到振奮和期待。特別是在昨天(11 日),由多間中港金融科技公司、產業領袖、創科界立法議員組成的「香港 Web3.0 協會」正式成立

近日全球多家銀行爆雷,矽谷銀行(SVB)及 Signature 銀行倒閉,繼而瑞信也因管理不善而面臨收購,三家銀行面對的困難各異。 Signature Bank 受加密貨幣寒冬影響,來自加密貨幣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