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fintalk180
    fintalk 專訊

    2021 年 4 月,土耳其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Thodex 突然關止運作,創辦人更失蹤,令近 40 萬用戶資金被鎖定,估計受影響金額高達 20 億。創辦人最終被捕,2023 年 9 月被判監 11,196 年 10 個月零 15 日。

    根據檢控方所指,2017 年 9 月 14 日成立的 Thodex,資本為 40 萬里拉,從成立之初就意圖欺騙加密資產的投資者。用戶將資金存入帳戶後,會根據平台指令購買或出售不實際存在的加密貨幣資產。

    為土耳其歷來規模最大詐欺案

    交易交於 2021 年突然關閉,29 歲 Thodex 創辦人 Faruk Fatih Özer 隨即捲款逃往阿爾巴尼亞,遭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2022 年 8 月他在阿爾巴尼亞第三大城市夫羅勒被捕,翌年 4 月才被引渡到土耳其,罪名包括組織犯罪、洗黑錢及嚴重詐欺等。

    據土耳其媒體報道,Ozer曾在最後的聽證會上指:「如果我意圖犯罪,不會如此不專業,我很聰明,足以領導地球上任何機構,我在 22 歲時成立這家公司,就證明了這點。」

    延伸閱讀:準備就緒︱土耳其加密資產立法最終階段 交易量全球排第四

    Thodex 引致的投資人損失總額不清楚,根據起訴書,估計金額為 3.56 億里拉。Chainaanalysis 一項研究則顯示,Thodex 事件中損失的加密貨幣價值為 20 億美元。

    不過法官最終都判 Özer 監禁 11,196 年 10 個月零 15 日,另被判罰 1.35 億里拉(約 500 萬美元)罰款。該案被視為土耳其歷來規模最大的詐欺案。

    土國人民反而開始投資加密貨幣

    至於為什麼刑期可能長達一萬年,當地通訊社指出,被告對 2,027 名受害人犯下多項罪行,分別被判刑。事實上,自 2004 年當地廢除死刑,這種超長期監禁判決也很常見,目的為確保罪犯一生都不會獲假釋機會。

    Thodex 事件在土耳其引起轟動,不少土耳其國民反而開始研究加密貨幣。有報告指出,當地成年人中的加密貨幣投資者顯著增加,逾半人口正投資加密貨幣。

    延伸閱讀:英國首案︱16歲少女元宇宙遭性侵 或無法起訴

    另外,土耳其里拉兌美元的匯率近年嚴重貶值,由 2021 年 1 月的 1 美元兌 7.4 土耳其里拉,至 2024 年 1 月的 1 美元兌 30.12 里拉,加密貨幣似乎已成土耳其國民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

    近月加密貨幣風高浪急,觸發「大魚食細魚」的現象。最近彭博報道,由 Sam Bankman-Fried(SBF,又稱「薯條哥」)創立的 FTX,近月斥逾 10 億美元(逾 78 億港元)大舉救助破產邊緣的加密貨幣公司,令其加密帝國地位越趨鞏固。

    另一方面,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曾有份投資 FTX,但其後退出,兩間交易所的業務則越來越相近,逐漸進入競爭狀態。上月幣安創辦人趙長鵬更在 Twitter 公開指責 SBF 的救助行為「厚此薄彼」,料龍頭交易所在加密熊市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承諾 10 億美元救助

    彭博報道指,SBF 在 6 月的兩周內,連續計劃收購兩間公司,包括救助加密平台 BlockFi,並試圖用大筆貸款拯救另一家公司 Voyager Digital,承諾救助金額大約 10 億美元,對比加密貨幣市場僅在八個月內就蒸發了 2 萬億美元的市值,顯得別具意義。

    報道亦提到, SBF 一向予外間觀感是「仁慈、財力雄厚的投資者」,故救助行為隨即被市場推崇。但交易的另一面,揭示了他主導了整個行業的全部範圍(have revealed the full scope of his plans to dominate the crypto industry)。猶如股神巴菲特早年利用競爭對手的厄運,以低價擴張他的帝國。(exploiting the bad fortune of rivals to expand his empire on the cheap)。

    報道引述 Race Capital 合夥人 Chris McCann 指 SBF「這樣做並非出於好心」,他指 2018 年時已認識 SBF,而 Race Capital 為 FTX 前期投資者之一,認為 SBF「在野心在這一點上是無止境的」。

    曾遭趙長鵬公開指責

    在救助過程中亦發生一段小插曲。事源 FTX 打算向陷入困境的 Voyager Digital 提供 4.85 億美元援助,但數天後 Voyager Digital 即提出破產保護。另外, FTX 亦支援三箭資本 1 億美元。

    事件被趙長鵬在 Twitter 公開指責 SBF,指三箭資本對 Voyager 的欠款達 6.5 億美元,即使 FTX 支援三箭資本 1 億美元,亦無法避免其破產;但另一方面 SBF 旗下 Alameda( Voyager 的投資者),在 Voyager 瀕臨破產之際並沒選擇助其脫險,甚至連 3.77 億美元的欠款都沒歸還給 Voyager。

    對其指控,SBF 發帖文指:「總是很開心看到人們有興趣幫助這個產業,但希望其中的一些人先詢問他們的法律團隊破產機制是如何運作的。或是可以找我們詢問,我一直都很樂於回應。」其後 SBF 接受《華盛頓日報》訪問時表示,Alameda 最終一定會還款給 Voyager,且可用來償還用戶欠款。

    Voyager 申請破產保護後,FTX 提出讓有破產索賠權的客戶,有機會透過 FTX 平台提前收到部分資金。但日前 Voyager 律師代表拒絕 FTX 的救助方案,稱這只是偽裝成救助者的低級報價,並指控 FTX「六宗罪」,包括破壞競投過程、限制用戶索賠額度、要求用戶遷移至 FTX、公開誤導大眾等等,實際會對客戶造成更大的傷害。

    SBF 隨即反擊指,指破產重組程序持續拖延下去,資產會一直被凍結,期間破產代理人都在慢慢地用諮詢費來榨乾該筆資產。他指方案目的為客戶盡快奪回資產,但承認自己在過程中有得益。

    分析:幣安及FTX業務高度重疊

    2019 年底,幣安宣佈對 FTX 進行戰略投資,當時設立不足半年的 FTX 估值就達到了 10 億美元,晉身「獨角獸」行列。當時剛推出合約業務的幣安,希望通過投資 FTX 的方式擴大生態佈局,幫助幣安在衍生品市場實現後來居上。

    至 2021 年 7 月,FTX 以 180 億美元完成了 9 億美元 B 輪融資,估值升至 180 億美元。當時趙長鵬表示,幣安已從 FTX 的股權投資中完全退出,並表明「我們仍然是朋友」。市場推斷幣安投資 FTX 的回報達到十倍。

    隨後,FTX 廣泛佈局多個 DeFi 項目,業務與幣安高度重疊,在現貨、衍生品等核心業務競爭越來越大。市場機構 The Block Research 發表研究報告指,於 5 月 FTX 超越 Coinbase 的市佔率,市佔排名依次序是幣安(64.1%)、 FTX (10.8%),兩者差距明顯收窄,而第三的 Coinbase 市佔則為 9.6%。

    未來可能存在利益衝突

    對於 SBF 大肆「救助」,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可能存在利益衝突。分析公司 Novum Insights 首席執行官 Toby Lewis 說:「FTX 和 Alameda 的優勢在於他們可以創造或破壞項目。」亦有分析指,公司不斷擴大的市場影響力,有可能廣泛減少市場競爭。

    早前 SBF 表示,他的團隊一直與傳聞面臨困難的公司聯繫,分析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以找出挽救企業所需的措施。報道引述 Architect Partners 稱,Alameda 和 FTX 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成為業內最大的不良融資提供者。

    報道最後引述 Chris McCann 直指 SBF「不是一個善良、溫和的救世主,我一分鐘也不會被他愚弄(I wouldn’t be fooled for a minute)。」

    網上交易平台 CouponFollow 最近發表調查報告,發現近半受訪的加密信用卡持有人,打算在每次購物時使用其加密信用卡。平台更以「時代在變」來形容調查結果,指六成受訪者稱拿到加密貨幣獎勵後,會將餘額繼續投資,而同時儲蓄和投資的能力,是加密獎勵信用卡最有吸引力之處,但亦需關注其價值波動。

    調查訪問了 1,016 名美國加密信用卡持有人,了解他們對加密獎勵信用卡的看法。受訪者平均年齡 38 歲。其中 55% 男性,45% 女性,27% 為 Z 世代、30% 千禧一代、32% 為 X 世代和 11% 為嬰兒潮一代。

    調查亦研究了哪些公司參與了此類獎勵計劃,以確定加密獎勵信用卡是否是一項可靠的投資。

    比特幣獎賞最受歡迎

    結果顯示, 46% 加密信用卡持有人,計劃使用他們的加密信用卡進行每次交易。 80% 人認為,比特幣將取代傳統信用卡。

    調查亦提及,受訪者如何看待使用信用卡後獲加密貨幣獎勵,而非傳統現金回贈,發現獲加密貨幣獎勵的接受程度高,其中比特幣(59%)、以太幣(41%)和萊特幣(40%)為受訪者中最喜歡的加密貨幣獎賞。近一半人並認為計劃明智地使用加密貨幣獎勵是一件好事;60% 受訪者打算將他們的加密貨幣獎勵餘額再投資。

    用戶要留意幣價波動風險

    CouponFollow 表示,加密獎勵信用卡提供各種好處和功能,令大眾接受加密貨幣信用卡程度越來越來高,但亦要留意信用卡費用,如果通過信用卡存入加密貨幣獎勵,可能還需要處理更高的利率,用戶需要仔細了解信用卡條款。

    報告亦提到,用戶亦要了解如以比特幣、以太幣而非穩定幣來結算,就要留意幣價波動風險。儘管受訪者對比特幣持樂觀態度(92% 認為比特幣價格將在未來六個月內上漲,到 2030 年價值將翻一番),但其價值如何變化的不確定性,使投資在加密獎勵平衡中存在風險。長期投資策略(將投資維持至少六個月至一年)可能令風險降低。

    香港方面,去年 Visa 調查 800名受訪者。調查顯示,三分一港人曾直接接觸加密貨幣,無論作為投資工具,還是作交易媒介。

    目前加密貨幣持有人中,88% 受訪者對加密貨幣卡類產品感興趣。使用加密貨幣卡就如同使用扣賬卡或信用卡,消費者可於零售商戶進行兌換,並以加密貨幣購物。86% 受訪者對加密貨幣的獎賞感興趣,希望可賺取加密貨幣作為卡類消費的獎賞。

    同一機構今年初調查指,90% 受訪香港小微型企業,視採納新的數碼支付方式為企業發展的基礎,較全球平均百分比(73%)為高。

    上半年加密貨幣市場最令人關注之處,是自 Luna 幣大瀉及 UST 脫勾後,市場引發「連環不幸事件」—— 加密貨幣市場大瀉、Celsius 戶口遭凍結、stETH 脫鉤、三箭資本宣布破產,導致加密貨幣貸款公司 Genesis 和借貸平台 BlockFi 等均蒙受損失。

    近日 Pantera Blockchain Fund 發表報告指,一連串的連環不幸事件有一個「共通點」,便是中心化(Cefi)導致事件發生。獅昴環球資產管理(AGAM)投資總監黃名漢則建議,監管機構可參考銀行做法,向發行機構設資本準備金要求,來保護借款人免受損失。

    指平台失敗並非去中心化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提及,Celsius 被迫凍結存款提款、加密貨幣經紀商 Voyager Digital 聲請破產、借貸平台 BlockFi 被收購等事件,質疑去中心化(DeFi)的可行性,稱「DeFi 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賭注,只有當加密貨幣價格上漲時,它才會由加密貨幣價格支撐......DeFi 的閉環賭注理論上可以得到回報,但這仍然是純粹的猜測。」

    Pantera 則發表報告反駁報道,直言這些平台失敗的並非去中心化,而正正是中心化(It’s CENTRALIZED finance that failed)。

    報告提到,該報道列出的公司,根本不是 DeFi 或區塊鏈。「只是老式的風險投資支持的初創公司,以及過度槓桿化的初創銀行實體」。報告亦提到去中心化的金融協議如 Aave、Compound、Uniswap 及 MakerDAO 均未見任何問題。

    報告亦逐點反駁報道中的評論,如 Celsius、BlockFi、Voyager Digital 都只接受短期存款並相互長期借貸的銀行,沒有以任何方式去中心化;自雷曼事件後,傳統銀行相關罪案沒有消失。

    Pantera 指,Celsius 被迫優先償還 Maker、Aave 和 Compound 上 400 多萬美元的 DeFi 貸款,以防止其抵押品被清算,正正反映去中心化的好處 —— 在 DeFi 中「交易就是交易」(a deal is a deal),必須承擔抵押的紀律,中途不能退出,可以保護投資者免受 CeFi 的傷害。但另一方面,CeFi 可以隱瞞並欺騙自己的客戶。

    報告亦提到,智能合約管理的 DeFi 借貸協議,不會允許「帶資金逃走」發生,因所有人都可以獲得鏈上市場可見性,提高了每個人了解市場情況的能力。對比 CeFi 平台,投資者只能依靠市場謠言,來了解那個加密貸方是安全。

    分析:DeFi存在風險未必比CeFi低

    獅昴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黃名漢向 fintalk180 表示,同意 Pantera 報告所指 CeFi 從交易、信用和風險的角度來看管理不善,源於貪婪和純粹的疏忽。

    但他認為,雖然 DeFi 從代碼的角度來看是有效,但 Blockchain 及 Defi 內部存在某些依賴關係,導致這些 CeFi 公司倒閉,並提到早前 Celsius 公開展示貸款的清算水平,借款人的抵押品頭寸,導致有被清算的風險。他認為需要設更多保護私隱措施,來保護 Defi 中的借款人。

    對於報告指事件突顯 DeFi 比 CeFi 更能保障投資者,黃名漢特別提醒投資者,雖然在  Defi 中「代碼就是法律」(code is law),但很多情況下,如代碼編寫不正確、遭黑客攻擊等,都會導致用戶資金全部損失。對於不知道如何閱讀智能合約代碼的用戶來說,這是一個更高的風險。目前為止,因黑客攻擊令 Defi 投資者損失的金額估計逾 51.8 億美元。

    問到投資者應如何選擇可信任的 CeFi 及 DeFi 加密貨幣平台,黃名漢坦言,選擇 CeFi 平台有很大程度上依賴通過官方文件、口碑和社交媒體的聲譽對公開信息進行盡職調查;而選擇 DeFi 平台時,如能夠審查智能合約安全性和合法性,將會有巨大優勢;如缺乏相關知識,他建議尋找有 Defi 經驗,懂得閱讀代碼的專業人士協助。

    黃名漢指,為了減少相關事件發生,建議監管機構可參考銀行做法,向發行機構設資本準備金要求,有助於控制貸方的槓桿率;並可以要求貸方必須為合格的機構,並向監管機構展示足夠的風險管理政策,如全球回購主協議(GMRA),才能推出無抵押貸款。

    上回提及張敬軒團隊示範了如何以 NFT 化作推廣工具,今回筆者想談談杜汶澤 NFT 系列「喱DAO」,剖析一下「DAO」如何為 NFT 賦能。

    DAO 的中文名稱是分散式自治組織,結構上類似私人公司架構,只是以 NFT 取代股份作為憑證,整個組織由 NFT 持份者共同管治,並透過發起提案,投票等機制,令每位 NFT 持份者都能參與項目的決策。

    漸漸地,這種完全靠持份者自覺管治的架構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當大部分持份者都屬於沉默大多數時,提案無法通過;另外,組織中不少工作屬義務性質,NFT 持份者難以持之以恆,整個組織因疏於管理而不成氣候。基於上述種種原因,「混合 DAO」以及「懶惰共識」的方案漸漸掘起。

    「混合DAO」如何運行?

    混合 DAO 是指將基礎營運的部份,保留予項目方操作,配合懶惰共識的做法,只要無 NFT 持份者發起反對提案,則代表同意項目方的決策;而重要決策則交給 NFT 持份者投票決議,杜汶澤發行的喱 DAO 可為混合 DAO 實現者。

    根據喱 DAO 官方網站,喱DAO 是由 6,594 隻獨一無二的嘩嘩蛙 NFT 組成,組織在元宇宙中有一所酒吧,NFT 持份者擁有參加酒吧中舉辦活動的權利;另外亦有權參與喱 DAO 的重大決策。翻查其提案頁面,喱 DAO 有兩項重要決定,包括元宇宙酒吧設計比賽,以及最近火熱的喱 DAO 女團初選 16 強,均由 NFT 持份者投票決定。

    當中女團初選有高達 176 名參賽者,每位參賽者均提供約五分鐘的才藝表演影片,不少 NFT 持份者表示花了兩整天的時間閱畢所有影片方能投票,工作量可真不少呢! 幸好,女團初選的一切後勤工作,例如安排女團報名參賽等流程,均由項目方一手包辦,NFT 持份者只需專注揀選心儀參賽者即可。

    要先考慮願意下放給社群的權利

    混合 DAO 的優勢是,既保留了集思廣益的好處,亦有項目方包底一切瑣碎事,效率大大提升。有趣的是,自從喱 DAO 推出女團投票後,NFT 的地板價升了百分之五十,可見現今社會是「投票有價」!

    雖然混合 DAO 的方案有各項好處,不過筆者認為今天在商業社會難以普及,其中的原因是掌權者未能下放權力。筆者曾跟一家著名畫劇團探討推出 DAO 的可能性,在討論過程中,卻發現主辦方為求達到盡善盡美,大至舞台設計,小至表演者的衣服設計,都不願意下放給 DAO 決定,最終討論不了了之。

    筆者建議各位如欲提出推出自家 DAO,先把自己願意下放給社群的權利列出來,再決定是否適合發展成 DAO。

    踏入暑假,又有新一批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羅國明接受 fintalk180 專訪時坦言,現時 IT 界缺乏人才情況惡劣,「永遠都請唔夠人」,有公司更反映刊登招聘廣告後,只收到一份履歷表。

    他坦言,現時香港發展 IT 最難之處,便是人才流失率極高,慨嘆:「大量 IT 人才移民。」更指有電視台因劇集多次渲染「做 IT 係等比人炒」,令不少年輕人退卻,「依啲係好古舊,幾廿年前嘅思想。」

    企業擬招聘國內專才

    羅國明表示,為保公司能順利運作,有部份公司「主動出撃」,早在畢業前就到學校舉行招聘日, 「最想都係請番香港人,但係如果無都真係無辦法」。 他亦預料,近日不少中國科網巨企都出現裁員潮,市場對該批人才十分有興趣。

    他建議,新一屆政府應想盡方法吸引人才,及改變大眾對的固有認知,「最怕大家都覺得一炒就炒 IT 先」。但他慶幸,近月自劇集「IT 狗」播出後,情況已改善了不少。

    他亦建議有志入行的人士,可經網上觀看與元宇宙相關的短片,了解是否適合自己,而生產力局等機構亦提供相關的短期課程。

    除了移民潮外,他認為每年 IT 的畢業生不多,不足以應付市場的需要,除了 programming (編寫程式)外,不少公司都願意吸納就讀不同學科的學生,甚至是不同行業的青年。

    羅國明了解到不少人都誤以為要相關學科畢業才可以入行,「其實好多科都啱,只要你有心,依家公司好多同事都唔係讀 IT。」雖然沒有透露實際金額,但他指現時編寫程式畢業生薪金「好吃香」,亦勉勵有志入行的年輕人要不時自我增值,避免遭市場淘汰。

    部份港企對元宇宙「直情有啲抗拒」

    早前香港無線科技商會調查指,75% 受訪香港企業,仍未為進入元宇宙作任何準備,當中中小企佔大多數, 16% 更指表示不相信元宇宙概念,66% 受訪企業認為,技術人員不足的主因是缺乏專才。

    羅國明直言,調查反映業界對元宇宙認知不足外,亦發現不少企業「直情有啲抗拒」。不少港企向商會反映,早年投曾資 AR/VR,但回報未如理想,羅指原因之一是「太早投入資金落去,未爆發之前,但仲未回到本」。

    他深信,Web3.0 將來會成為市場主流,條件是有出色的裝置出現,如未有 iPhone 之前,市場上已有智能手機出現,但未能成為趨勢,預料日後不論工作或娛樂,都會在這裝置發生。

    不少港人想「搵快錢」令Scam出現

    談到現時香港 NFT 的市場情況,羅國明指與 20 年前科網泡沫未爆破前近似,指任何時間都會有 scam(騙局)出現,尤其在香港有不少人想「搵快錢」。

    但他認為,不可忽略當中真的有項目能推動科技發展。如現時區塊鏈技術令數碼藝術品市場引人注目,認為當泡沫爆破,就會令市場回歸健康。

    踏入 2022 年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暴跌後仍處於拉鋸狀態,其中龍頭比特幣繼續在 20,000 美元徘徊,走勢未明朗下,不少持貨者都傾向以被動收入作長線部署,在市況波動下仍不至於「total loss」。以下四種加密貨幣被動收入,值得新手留意。

    收息

    收息是加密貨幣市場最普遍的被動收入方法,各大交易所都會支持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穩定幣(如 USDT、USDC)的活期及定期存幣。

    截稿前以交易所龍頭幣安為例,比特幣、以太幣及 USDT 的活期 APY 年收益率分別為 5%、2.4% 及 10%;至於 USDT 定期(30 天為期限)的年化收益率(使用前 7 日的平均日利率,並乘以 365)分別為 5%(幣安不設比特幣及以太幣定期)。

    但要留意,即使持幣收息仍有一定的風險,隨了幣值及利率波動之外,亦要考慮到平台本身的風險。如早前散戶心水之一的收息平台 Celsius 宣佈,暫停所有提款及轉賬服務,猶如銀行「擠提」,最近更傳出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投資者要考量到 Celsius 等類似的平台尚未受各國監管機構全面規範,衡量當中的風險。

    質押挖礦

    質押挖礦(Staking)是一種透過智能合約提供的金融服務,由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引伸出來。即付出一定數量加密貨幣作抵押,將驗證工作交由其他人,視乎時間的長短亦會有不同利率,如一般銀行定期。

    權益證明比起 PoW(工作量證明,如實體礦機挖礦) 更環保,也省去礦工必須投資的硬體成本。而質押挖礦需要創建質押錢包及持有代幣。某些情況下,用戶亦需把資金存到或交付予押池。

    投資者要考慮平台穩定性之外,亦要考慮到如定期一樣,質押不能提早完結,完成後若想提取當中的虛擬貨幣,就要等一定的時間,並非能即時完成,要面對質押途中幣價波動的風險。

    截稿前幣安顯示,以 120 天期限計,比特幣及以太幣 DeFi 質押挖礦預估年化收益率,分別為 8.19% 及 10.12%。

    放貸

    除了收息之外,加密貨幣放貸亦是常見的被動收入之一。簡單而言,是從一個用戶處獲取加密貨幣,並將其提供給另一個用戶,同時收取手續費;亦可將加密貨幣鎖定在管理資金的資金池中,來賺取被動收入並獲得利息。借貸一方普遍需提供抵押品(主要為特定加密貨幣)。

    以 DeFi(去中心化金融)借貸協議 Aave 為例,它透過智能合約來模擬傳統金融體系中銀行的功能,其流動性池將資金鎖定在合約內,然後借方與貸方與合約互動來實現加密貨幣的借貸。

    借貸方可將資金存入流動性池中,之後就會發行一個對應的憑證 Atokens 給借貸方;Atokens 會根據市場上資金的供需,來決定貸款利率與借款利率,並自動在借貸方給付利息。

    「閃電貸」

    在區塊鏈技術下,亦提供沒有抵押品的「閃電貸」。閃電貸是通過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完成的即時貸款。特點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暫時借用資金,然後將筆資金進行某些活動。若然資金未能及時歸還,網路就會拒絕交易。

    有別於傳統貸款以賺取利息為目標,閃電貸目標是賺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差價,如交易所之間的加密貨幣兌換率不同,投資者就可以利用差價,以閃電貸賺取被動收入。

    但要留意,經閃電貸套利除了要考慮利息成本外,愈成熟的市場套利機會愈少,競爭十分激烈,亦要面對黑客的「閃電貸攻擊」,投資者要對市場有一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