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earched for 幣市 - Page 10 of 14 - fintalk180

    Search Results: 幣市 (139)

    NFT (非同質化代幣)屬於數字資產的一種,投資者除了能透過交易買賣來獲得收益,不同類型的 NFT 更會衍生不同的應用,除了大眾一般所認識的收藏、觀賞等用途,其實還可以製造被動收入。以下為四種製造被動收入的方法。 NFT 被動收入 方法一 :NFT 租賃 房屋租賃、汽車租賃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原來 NFT 也可以出租 。NFT 可以代表遊戲內的資產,例如遊戲中的角色、裝備、武器及寵物等。有卡牌交易遊戲更支持玩家租用 NFT 卡來提升遊戲勝率。 除了遊戲,亦有藝術品 NFT 會被博物館會租用作為藝術展覽,好處是無需擔心會在運輸過程中受破壞或延遲,更無需支付昂貴費用買下 NFT…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宣布於盡職調查後放棄收購 FTX,加密貨幣也隨之急挫,比特幣曾狂瀉至 1.6 萬美元水平。其中與 Alameda Research(AR)關係密切,逾 5,400 萬枚價值近 10 億美元的 Solana(SOL)日前解鎖,曾於 24 小時內下跌近 40%。 摩根大通發表最新報告,料市場將面臨一連串「call margin」,令幣價進一步下跌。部份港人常用的交易所亦恐受牽連。 SBF要求80億美元緊急資金 摩通報告指,AR 瀕臨倒閉亦引發加密貨幣市場去槓桿化,暴露了另一問題:在加密貨幣領域,能夠拯救低資本和高槓桿的實體數量正在減少。 早前…

    幣安聯席創始人兼 CEO 趙長鵬(CZ)於 11 月 8 日表示,收到 FTX 方面的求助,指 FTX 姊妹公司 Alameda Research(AR)出現流動性緊縮危機,為了協助受影響用戶,打算全面收購 FTX.com。但不足 48 小時,幣安宣佈交易告吹,原因是盡職調查後,發現 FTX 對用戶的資金處理不當。如此戲劇性的變化,筆者相信幣安根本無意收購 FTX,只是為了加速 FTX…

    在上周舉辦的金融科技周上,香港政府發表了《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表示正在考慮放寬散戶投資者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的限制。彭博引述消息指,香港計劃將加密貨幣的零售交易合法化,證監會稱正考慮允許散戶投資者直接交易加密資產,最快 2023 年 3 月實施。政策宣言清晰表達政府立場,向全球業界展示了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金融中心的願景。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我們可以看到香港政府正積極推動虛擬資產行業發展,望可追上站在這個領域前沿的國家,如美國、新加坡等。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在施政報告表示,建議引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有關的法定發牌制度,更清晰的政策為業界帶來更明確的發展路向,有助虛擬資產市場活躍化,吸引更多企業及人才回港。 過去,考慮到虛擬資產交易的風險,在香港,持牌交易所只能為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根據第 571D 章《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專業投資者的定義是,該個人本人擁有的投資組合不少於港幣 800 萬元,這表明了香港過去對虛擬資產的保守態度,因過高的投資者保障門檻,而犧牲了行業發展。 香港過去因爲相對嚴格的防疫政策和政治因素等,令投資者或大量人才外流,而人才流失最直接的連鎖反應,是機構投資重心轉移,資金流失,直接衝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加密貨幣的零售交易合法化,可爲香港帶來很多好處。首先是可以活化香港加密貨幣市場,令投資者在一些受監管的交易所進行交易,這樣更能保障投資者,投資者遠離非發牌交易所,可方便機構對交易所進行 KYC(認識你的客戶)及 AML(反洗黑錢)的監管。 此外,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讓香港持續走在金融行業的尖端,向世界表達出香港對虛擬資產友好的態度。面對人才流失,這個重大改革可加快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人才及企業回流。 吳家竣早期虛擬資產投資者,看好虛擬資產的前景,深信去中心化是未來的大趨勢。

    早前港府發表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明言對「加密貨幣 ETF」持歡迎態度,並檢討代幣化資產的產權和智能合約的合法性,以便利其在香港的發展。 在加密貨幣市場,追蹤一種或多種數字代幣價格,並由各種加密貨幣組成的基金,被稱為加密貨幣 ETF。它是追蹤一個或多個數字代幣的價格,由眾多加密貨幣所組成。 在證券市場上,ETF 允許投資者在整個交易日內,連續交易其股票,有別於共同基金,只允許投資者在交易日收盤時,購買或贖回股票,所以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 因其特性漸漸受到市場關注。 加密貨幣ETF主要分兩部份: 一)投資於通過部署區塊鏈技術改造商業應用的企業。 二)基於區塊鏈的 ETF,並投資於 Bitwise 或 Grayscale 等資產管理公司提供的加密貨幣投資產品,或期貨和期權,其價格與以太幣(ETH)、比特幣(BTC)和其他加密貨幣的表現掛勾。 第一款加密貨幣ETF是? ProShares 比特幣策略…

    金融科技周本周一(10 月 31 日)揭幕,因確診未能回港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視像錄影方式致辭時公布,港府發表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擬「減辣」加密貨幣制度,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相關貨幣買賣。 有業界人士向 fintalk180 表示,港府對加密貨幣的政策長期都不太明朗:「希望今次唔係齋講唔做。」亦有業界明言措施公布前,已有本地公司部署離開香港往新加坡。 根據該政策宣言指,考慮到虛擬資產不斷演變的性質和創新模式,會在法律和監管制度上配合,以提供便利的環境。 政府會採取「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並適時訂出所需規限,一方面讓虛擬資產創新能夠在港可持續地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確保能按照國際標準,緩減和管理在金融穩定、消費者保障和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方面造成的實際和潛在風險。 至於市場最關心的交易加密貨幣需個人持有 800 萬以上的投資組合。證監會將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即散戶)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宣言亦提到將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並對香港引 入虛擬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開放態度。 陳茂波表示,政策宣言詳細解釋了政府的願景和策略、監管制度、對於開放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取態,以及為把握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優勢推出的試驗計劃。 擬今年內推代幣化綠色債券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目標今年內發行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回應記者提問時指,正與顧問研究綠色債券代幣化發行的方法、基礎等,目標是今年內發行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料規模不會太多,將以機構投資者為目標。而新的加密貨幣制度需有足夠監管,以及足夠的投資者教育,認為香港有條件去發展虛擬資產生態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亦表示,虛擬資產發展有兩面,當中有一定風險,需有效規管,但當中的區塊鏈技術對經濟及貿易的運行有正面作用。 自 2018…

    加密貨幣經常被媒體描述成一種破壞全球金融監管的洗黑錢工具,有些人認爲,加密貨幣可幫助非法行為避開監管機構的追查,這類說法其實是被嚴重誇大的誤解。 從技術層面來看,加密貨幣的交易記錄比其他交易媒介多。加密貨幣背後的核心技術是區塊鏈/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一種高透明度的公共分類帳。分佈式分類帳是一個在多個網絡站點或地理位置共享和同步的數據庫。它允許交易擁有公開的「證人」,令交易更具透明度。網絡每個節點的參與者,可以訪問該區塊鏈上共享的記錄,並且可以擁有該網絡的相同副本。 此外,分類帳上的任何改動,都會在幾秒或幾分鐘內通知所有參與者。監管機構可以根據這些「足跡」,調查利用加密貨幣犯罪的活動。由於所有加密貨幣的進出很容易追踪,因此對於大多數具有基本金融法規的發達國家而言,更容易實施 KYC/AML。 讓我們再來看看一些事實數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每年的洗黑錢金額爲 8 千億至 2 萬億美元。最近一份 Chainalysis 報告亦顯示,加密貨幣在 2021 年的洗黑錢金額爲 68 億美元,法定市場價值約為 400 億美元,而 2021 年加密貨幣市場的峰值,只有約 3…

    加密貨幣市場仍待走出熊市,但並未影響香港相關技術發展。繼金融、設計、藝術、遊戲等界別踩入 Web3.0 後, 裝修建材界亦進軍 Web3.0。在港開業逾 20 年的三美(立信)建材宣布,適逢公司在灣仔開設分店,決定與本地設計師,手繪香港創辦人黎兆明合作,推出全港首款「NFT 磁磚」。 三美(立信)負責人何明輝接受 fintalk180 專訪時提到,裝修建材一向予人傳統感覺,他打算與各界別合作,打破舊有思維。早前經商會介紹下,與黎兆明一拍即合,認為可打破外間對磁磚固有的思想。 定價約為 3 萬元 如果客人購買 NFT 磁磚,定價約為 3 萬元,當中包括實體磁磚尺寸 6…

    今年初元宇宙熱潮氣勢如虹,吸引一眾名人進駐,地價炒至天價,但自加密貨幣市場步入熊市,似乎亦令玩家興趣大減。CoinDesk 報道指 DappRadar 數據顯示, 兩大元宇宙「地頭」活躍用戶急跌,其中 The Sandbox 每日活躍用戶 522人,Decentraland 每日活躍用戶僅 38 名,難支撐其逾十億美元估值。報道刊登後,兩間公司隨即否認,Decentraland 更稱數據為錯誤信息。 隨加密貨幣市場低迷,NFT、元宇宙的市場關注度快速下跌,DappRadar 數據顯示,The Sandbox 及 Decentraland 單日最大每日活躍用戶數量,分別是 4,503…

    上周全球金融圈最關注的事情,是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信用違約交換指數(credit default swap,CDS)飈升至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位,達到 247 基點,有關消息更被炒作成下一個雷曼兄弟時刻,市場紛紛給出危險、保持觀望的態度。雖然瑞信的情況不太樂觀,但實際上遠遠未成為市場真正的「核彈」。 近年瑞信雖然一直深陷金融醜聞,由之前捲入販毒洗錢,到包括 Archegos 資產管理公司和 Greensill 資本倒閉的巨額損失。話雖如此,比起 08 年,監管機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壓力測試、巴協三資本協議中各種限制槓杆及衍生品風險的規定,也令瑞信其實一定程度保持了比較充足的流動性和資本率。 而且退一步來說,只要瑞士信貸的主體銀行業務沒有出問題,只要投行業務和主體分拆,100 億市值的瑞信實際上也不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巨大的震盪。 對於資產來說,筆者認為真正值得關心的「戰場」,依然在於美聯儲加息和美債長期利益率。從穆迪最新發布的違約風險報告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到其他資產在末來一年的風險狀況: 未來一年美國和歐洲各個行業中公司違約的概率。(來源: 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