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日前點名警告指 JPEX 無牌,更列出六大可疑之處,要求相關網紅停止推廣。法國政府近期啟動一項新計劃,主要目的是教育加密貨幣 KOL 遵守廣告合規,將來相關 KOL 要為金融產品做廣告前,必須獲得「金融廣告負責任影響力計劃」的認證,而要獲取有關認證,就必須於 25 條選擇題中,獲得至少 75 分。 加密貨幣的發展衍生出不少知名幣圈 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他們備受社群追捧,當中隱藏了一定的法律風險,例如推廣相關產品時的民事或刑事風險,但卻往往被忽視。有見及此,法國當局最近便啟動了一項新計劃,旨在教育加密貨幣和金融 KOL,遵守廣告披露的合規性。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已於6月1日生效 根據官方聲明,法國的社交媒體影響者,包括影響加密貨幣行業的…
Search Results: 監管 (127)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於 8 月底發布了「金融科技推廣計劃」,旨在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業中的金融科技應用。該推廣計劃概述了未來 12 個月內將推出的重要活動和措施。其中包括設立「金融科技資訊平台」,定期舉辦金融科技展示活動、圓桌會議及特定領域的互動研討會和培訓課程等。推廣計劃的重點領域,包括財富科技、保險科技、綠色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分布式帳本技術等。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HKMA推廣計劃深化金融科技2025策略推展 HKMA 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香港保險業監管局(IA)及其他金融界別的主要持份者緊密合作,以制定這個推廣計劃。計劃的目標是協助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採取積極措施,而不僅僅是提升對金融科技的認知。 根據 HKMA 表示,這個推廣計劃是「金融科技 2025」策略的一部分,旨在發揮財富科技、保險科技、綠色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分布式帳本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潛力。金管局通過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的緊密合作,致力於建立一個可持續和包容的金融科技生態系。 延伸閱讀:愚公專欄︱香港步進數字經濟年代 新田科技城發展將是領頭羊(陳家豪) HKMA近年推動DLT技術應用總結 愚公認為,計劃的重點在於香港政府已意識到以傳統按金融產品分類,由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已難以處理自金融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衝擊,這報告中清楚說明不同監管機構之間需要更緊密合作。 HKMA 在過去幾年中,早已展開多項在分布式帳本技術(DLT)領域中一系列的工作,比 IA…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六月初起訴 Coinbase 涉非法經營,違反美國證券法規。Coinbase 最近則發表研究報告,指自 2020 年初,逾半財富 100 強企業,已展開區塊鏈、加密貨幣或 Web3 相關計劃。報告又提及,美國的監管方式,成為企業投資及採用加密貨幣和 Web3 的最大障礙。 據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於本月 22 日發布的《加密貨幣現況:企業採用》報告,指出自 2020 年初,已有 52% 財富 100…
去年 Luna 及 FTX 事件後,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升溫。近日有消息指,監管當局向區塊鏈公司 Paxos「施重手」,計劃起訴其涉違反投資者保護法,並命令停止發行與幣安合作的穩定幣 Binance USD (BUSD)。 消息曝光後,Paxos 隨即宣布本月 21 日起停止鑄造新的 BUSD,幣安創辦人兼 CEO 趙長鵬宣布,未來會繼續支持 BUSD,但隨時間推移,幣安不再使用 BUSD 作主要交易貨幣。事件導致幣安幣大幅下跌,單日最多下跌 11%,其後跌勢喘定。…
從 2019 至 2022 年短短三年間,虛擬貨幣的總市值上升了 2,000 倍,而且參與的機構不斷增加,令各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不得不正視虛擬貨幣於市場的地位,一些地區看上了虛擬資產未來的價值,但同時意識到其市場潛力之大,必須備有足夠的監管,因此積極推行相關政策。 其中歐洲對於虛擬貨幣抱積極的態度,英國看好該市場前景,並認為可作為脫歐後支持經濟的重要部份,正開始安全而有效率地將資產數字化,它們正立法監管穩定貨幣,並研究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傳統金融市場上。 其他歐美地區亦推出政策,保障投資者及行業的發展,例如美國拜登政府於三月,簽署了一份關於虛擬資產發展及責任的行政命令,這個行政命令,被視為虛擬資產的基石,它以 Web3 為基礎,對傳統金融系統的已知風險及建設上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該國近期亦推出了 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確保任何新的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都對客戶負責。 然而,並非所有地區都對市場持有積極態度,中國因環境及浪費能源為由,嚴格禁止境內人民進行任何虛擬貨幣的掘礦行爲,更不斷收窄政策,現時內地嚴禁中國人投資或買賣虛擬貨幣。他們認爲虛擬貨幣不屬於任何國家的貨幣,因此不適合以貨幣的法規監管。 事實上,虛擬貨幣有其監管的必要性。虛擬貨幣的本質較易被用作非法用途如洗黑錢,近期一單虛擬貨幣洗黑錢案,涉案金額總值 45 億美元(約 353…
港府於今年 7 月二讀通過《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下稱草案),收緊對虛擬資產的監管,對區塊鏈行業會有何影響?近年掘起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又是否監管對象? 監管與否 在於是否涉及資產托管 是次草案中,監管是針對虛擬資產服務商的各種宣傳和提供服務。根據草案對虛擬資產服務的定義,其中一項條件是:在該項服務中,客戶款項或客戶虛擬資產由提供該項服務的人直接或間接管有。基本上只要一項資產定義為虛擬資產,除非整過交易過程,服務商都沒有代持過客戶的金錢或虛擬資產,否則服務商必須持牌,而且持牌的要求更伸延到推廣方。 這條例若是實行,中心化交易所必然首當其衝,而以找換形式經營的場外交易所(OTC),由於買賣過程不涉及托管客戶虛擬資產或金錢,應該暫不屬於監管範圍。 那麽,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否能逃一劫?這個部分似乎有規避的空間,因為在去中心交易所,以智能合約作虛擬資產托管方,再以另一智能合約撮合買賣,理論上服務並不持有過客戶的虛擬資產;若以智能合約擔當托管方落實不屬監管範圍,那似乎是本地中心化交易所的一線生機。 草案修訂 針對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筆者更發現,草案對於虛擬資產的涵義,加了新的一項:提供權利,資格或途徑,對以下事宜作出投票: 任何加密數碼形式價值相關事務的管理,運作或管治。 這一項在咨詢文件中並沒提及,顯然這是針對治理代幣或近期流行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中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那麽日後企業推銷有投票權的 NFT,就算是提供虛擬資產服務,必須持牌?這絕對是對行業一大打擊,直接扼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發展。 區塊鏈遊戲是否受監管? 看到以上種種監管對行業的打擊,忽然從草案中看到一點絕處逢生——有限用途數碼代幣及遊戲內資產,由於不屬於虛擬資產,並不屬於監管範圍。 有限用途數碼代幣包括客戶報酬或獎賞積分,或遊戲用資產及按其發行人的用意,該數碼形式價值不可轉換為金錢或獲得公眾接受的另一交易媒介。那似乎區塊鏈遊戲內的遊戲代幣,只要項目方不主動將其在中心化交易所上架,就可暫時先鬆一口氣? 筆者肯定草案通過對區塊鏈行業必定有一定打擊,只是影響有多深遠,還得看證監會對虛擬資產的釋義——草案中列明證監會可藉於憲報刊登的公告,訂明數碼形式價值必須具備何種特徵,方屬虛擬資產。因此,日後草案通過,你我手上持有的是否屬於虛擬資產,還真是證監會說了算呢!
早前政府通過二讀《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市場最關注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有分析預料,日後平台即使成功申請牌照,礙於發牌要求,功能亦會大打折扣,「好似只可以龍頭嗰幾隻可以交易,其他就唔得,有戶口都冇得 trade。」獅昂環球資產管理策略董事何俊傑則稱,條例草案主要目的,是避免有機會透過虛擬資產從事洗錢活動,長遠對行業健康發展發揮正面及積極作用。 根據相關條例草案,從事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的業務者,必須向證監會申領牌照,相關人士須符合適當人選準則及遵守《打擊洗錢條例》下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規定,包括進行客戶盡職審查和備存紀錄等規定。 《條例草案》亦表明,考慮到虛擬資產所涉及的風險,亦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建議在制度實施初期,持牌人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一槌定音」指明交易者需個人持有 800 萬以上的投資組合。另外,草案亦指,只有在香港成立並有固定營業地點的公司,方可申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牌照,申請人須委任最少兩名負責人員,服務對象只限專業投資者。 同意設半年過渡期 事實上,政府不止一次打算為虛擬資產交易設限,2020 年首次展開公眾諮詢時,已表明「服務對象只限專業投資者」;去年 5 月,又指諮詢過程中逾四成回應支持讓散戶參與虛擬資產交易,但認為虛擬資產風險較高,又屬新興行業,堅持只允許專業投資者參與,但亦提到:「至少在發牌制度的初期,實行有關規定做法恰當。」另一方面,政府亦同意 180 日過渡期,讓有興趣成立交易所的機構,向當局提出申請。 區塊鏈技術專家李思聰向 fintalk180 表示,立法只有專業投資者可以使用受監管平台,即假如幣安等大型交易所無向當局申請牌照,即使是專業投資者亦不能使用平台。但另一方面,李思聰推斷由於場外交易所(實體找換店)不涉及代管客戶資產,故這些平台應不在今次(修訂)條例草案範圍。 問到二讀後是否刺激大型平台向有關當局申請牌照意欲,李思聰坦言對比全球市場之大,香港市場相對小,加上牌照要求門檻不低,料平台傾向不服務香港客戶。由於基本結構沒有太大分別,相信平台會不改過去態度,不會刻意申請牌照。 間接推動去中心化金融潮流 他表示,條例旨在保障投資者,免受平台風險影響,這證明加密貨幣是一個大趨勢,政府亦承認其價值,才需要立法。但專業投資者門檻不低,變相令散戶無法使用持牌機構服務,「區塊鏈講求去中心化,自己管理自己資產,條例可能逼使散戶自行儲存及管理自己的資產,間接推動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潮流。」 演算交易協會聯合創辦人兼主席曾啟邦則表示,料條例通過後,未有牌照的平台不能再招募新客戶,而現有的客戶亦只可以平倉。他亦料平台即使成功申請牌照,礙於發牌要求,功能亦會大打折扣,「好似只可以龍頭嗰幾隻可以交易,其他就唔得,有戶口都冇得…
牛年幣安幣(BNB)大放異彩,由年初一(去年 2 月中)136美元(下同)水平,最高升至 5 月逾 670 元水平,但之後大玩過山車,跌至 260 元左右後再升至逾 650 元,近日則跌至 380 元左右水平。 市值曾一躍成第三,但現時已被泰達幣(USDT)迎頭趕上。Newman Capital 投資合夥人葉永禧對此表示,幣安相信是最多散戶留意的交易所,但現時上進度未明,加上過去數月因交易所全球用戶數量眾多,監管機構針對幣安的動作亦隨之增加。 料監管機構對幣安行動將持續 葉永禧預料,未來監管機構對幣安,以至其他世界級交易所行動將會持續。但如果交易所因合規和監管理由而需要撤出某一市場,對相關交易所的平台幣相信只會帶來短線影響。 另一方面,幣安幣早前已經落實了類似以太坊(ETH)EIP-1559 的…
阿里巴巴(9988)自去年旗下螞蟻集團上市計劃告吹後,公司壞消息不絕,在中國近月禁投資加密貨幣情況下,公司副主席蔡崇信昨日於 twitter 帖文:「我喜歡加密貨幣」(I like crypto)。 最近有報道指,螞蟻集團旗下網上互助保險業務相互寶下月 28 號關停,早前又傳出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收款,後雖獲人行澄清屬誤讀,但阿里股價跌勢沒完沒了,自今年高位 270 元下跌至今,跌幅近六成。 內地政策明顯趨緊 近年加密貨幣全球盛行,各國政府監管政策不一,其中內地政策明顯趨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等 10 個部委於 9 月 24 日發佈《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強調對於虛幣買賣、虛幣發行(ICO)、非法集資等服務「一律嚴格禁止」,並將監測挖礦、交易、兌換等,由相關部門依法查處涉嫌破壞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等行為,明言「所有虛擬貨幣均屬非法」。 至上周,官媒內地《經濟日報》發表文章,並以「虛擬貨幣『挖礦』監管不能留死角」為題。指加密貨幣「挖礦」屬於落後工藝,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加上生產交易環節衍生風險突出,盲目無序發展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蔡崇信:「我喜歡加密貨幣」(twitter截圖)…
近期在香港的加密貨幣圈中,引起了國際關注的焦點 — Jpex案。由於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綠石交易所(JPEX)有存戶無法提取存款,引發了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警察的聯合調查。 事件始於 9 月 13 日,當時香港證監會發出聲明,指 JPEX 無牌經營。自那時以來,由於存戶無法提取存款,這一事件被懷疑涉及詐騙,引發警方廣泛的調查。甚至有 KOL 和娛樂界人士也被捕及協助調查。儘管 JPEX 平台聲稱將堅定地繼續運營,但已有超過 2,000 人報案,涉及金額約15億港元。有關詳情可以在不同的媒體渠道上追蹤,因此本文不集中討論事件的發生經過,而是討論事件帶來的影響。 立即免費訂閱 緊貼最新數字資產資訊!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優勢包括資金和資訊的自由流通,並且在股票市場上取得了快速發展。然而,在過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