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展望︱評香港數字資產市場 徐家健:氣氛熾熱 發展難以逆轉
2021 年的數字資產市場百花齊放,從加密貨幣熱潮擴散至 NFT,而會計和法律等專業行業,也嘗試應用當中的區塊鏈技術,德勤和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等機構早前聯合發表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白皮書,描繪房地產行業結合區塊鏈技術的願景。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現時數字資產市場氣氛熾熱,與加密貨幣升勢強勁有密切關係,當中帶來的財富效應,使各界對數字資產的接受度上升,並願意把部份資產投入到更多數字資產類別中。
徐家健早前曾參與 NFT 的發行工作,與團隊一起替藝人馮盈盈設計的首飾經由 NFT 認證買家擁有權,並提供其他後續功能。徐表示,有一批 IT 人能快速且成本低地取得數字資產業內的資訊,早年便相信加密貨幣的發展,並持有加密貨幣,今年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大幅升值,這些 IT 人便套現部份原有的加密貨幣資產,轉投到新興的加密貨幣,或其他類型的數字資產,例如 NFT 和 STO,「升值時個個覺得自己有錢,大家(對新產品)有憧憬,就試下。」
數字資產已屆獲認同階段
徐家健分析指,STO 的好處是使用區塊鏈技術降低管理和手續費成本,當中的持有權和交易紀錄高度透明,能執行跨境交易,投資者可以相信制度而無需相信機構,能提升資產的信用度,「金融交易之中,信譽好重要,信譽愈大、佣金愈貴,依家可以有科技降低呢方面成本,畀大家方便做到。」整體而言,徐家健認為,數字資產已屆大家有所認識、認同的階段,金融機構亦願意探索如何提供服務。
展望將來,徐家健相信數字資產發展難以逆轉,作為帶起風潮的加密貨幣,過去幾年常常遭不同國家作出不同形式的限制,甚至封殺,但大致上只是價格回調,時間一長又重返升軌漸漸破頂,商界亦在這基礎下,積極研究 NFT 和 STO 等的區塊鏈衍生應用。
將面對三大挑戰
挑戰方面,徐家健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監管制度,以 STO 為例,雖然它理論上可透過電腦系統自動負責記賬和結算等功能,從而降低成本,但假如監管制度所要求的成本很高,始終會削弱 STO 的吸引力;第二個是假如加密貨幣出現集體升勢急劇的情況,或會重覆美股 2000 年泡沫爆破的局面;第三個挑戰是數字資產的價值穩定性,部份數字資產如比特幣等價格波動,使商界難以用來當作支付和收款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