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fintalk180
    fintalk 專訊

    2021 年 4 月,土耳其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Thodex 突然關止運作,創辦人更失蹤,令近 40 萬用戶資金被鎖定,估計受影響金額高達 20 億。創辦人最終被捕,2023 年 9 月被判監 11,196 年 10 個月零 15 日。

    根據檢控方所指,2017 年 9 月 14 日成立的 Thodex,資本為 40 萬里拉,從成立之初就意圖欺騙加密資產的投資者。用戶將資金存入帳戶後,會根據平台指令購買或出售不實際存在的加密貨幣資產。

    為土耳其歷來規模最大詐欺案

    交易交於 2021 年突然關閉,29 歲 Thodex 創辦人 Faruk Fatih Özer 隨即捲款逃往阿爾巴尼亞,遭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2022 年 8 月他在阿爾巴尼亞第三大城市夫羅勒被捕,翌年 4 月才被引渡到土耳其,罪名包括組織犯罪、洗黑錢及嚴重詐欺等。

    據土耳其媒體報道,Ozer曾在最後的聽證會上指:「如果我意圖犯罪,不會如此不專業,我很聰明,足以領導地球上任何機構,我在 22 歲時成立這家公司,就證明了這點。」

    延伸閱讀:準備就緒︱土耳其加密資產立法最終階段 交易量全球排第四

    Thodex 引致的投資人損失總額不清楚,根據起訴書,估計金額為 3.56 億里拉。Chainaanalysis 一項研究則顯示,Thodex 事件中損失的加密貨幣價值為 20 億美元。

    不過法官最終都判 Özer 監禁 11,196 年 10 個月零 15 日,另被判罰 1.35 億里拉(約 500 萬美元)罰款。該案被視為土耳其歷來規模最大的詐欺案。

    土國人民反而開始投資加密貨幣

    至於為什麼刑期可能長達一萬年,當地通訊社指出,被告對 2,027 名受害人犯下多項罪行,分別被判刑。事實上,自 2004 年當地廢除死刑,這種超長期監禁判決也很常見,目的為確保罪犯一生都不會獲假釋機會。

    Thodex 事件在土耳其引起轟動,不少土耳其國民反而開始研究加密貨幣。有報告指出,當地成年人中的加密貨幣投資者顯著增加,逾半人口正投資加密貨幣。

    延伸閱讀:英國首案︱16歲少女元宇宙遭性侵 或無法起訴

    另外,土耳其里拉兌美元的匯率近年嚴重貶值,由 2021 年 1 月的 1 美元兌 7.4 土耳其里拉,至 2024 年 1 月的 1 美元兌 30.12 里拉,加密貨幣似乎已成土耳其國民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及其 CEO 趙長鵬,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 13 項指控,包括無視美國聯邦證券法,在美國非法經營交易所,誇大交易量,挪用客戶數 10 億美元資金,再轉移給第三方,誤導監管機構和投資者,以及違反證券業規定等。

    此外,神秘造市商 Sigma Chain 亦因訴訟浮面,訴訟消息令比特幣價格跌半成,報 25,756 美元,幣安幣則跌近 10%,創三個月以來低點。

    要求法院凍結幣安資產

    SEC 於美國時間周一,對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 Holdings Limited、BAM Trading Services Inc.、BAM Management US Holdings Inc. 以及趙長鵬提出訴訟。

    根據 SEC 向美國聯邦法院的提交 136 頁訴訟文件,指控趙長鵬及其交易所,允許美國高淨值投資者和客戶,繼續在幣安不受監管的國際交易所交易,藐視「KYC(了解你的客戶)」規則。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在一份聲明指,趙無視聯邦法律,與幣安涉詐騙、涉及利益衝突和蓄意逃避法律。SEC 要求法院凍結幣安資產並指定接管人。

    根據訴訟文件所指,幣安及其美國附屬公司,實際上並非互相獨立,幣安建立 Binance US 作為主要公司和趙長鵬的盾牌,以「展示」、「拖延」及「解決」執法機構目標及隔離幣安。

    延伸閱讀: 幣圈名人系列︱由麥記職員晉身華人首富 趙長鵬聽牌友話賣樓all in比特幣

    Sigma Chain涉參與造市65種新加密貨幣

    SEC 指聯邦法律禁止未經註冊的證券發售和銷售,幣安在美國有數萬名客戶,但沒有採取行動。趙長鵬亦教唆美國高淨值客戶,利用 VPN 隱藏在美國的位置,並提交合規文件,掩蓋他們原來的國籍。

    另外,幣安及趙長鵬亦被指控利用造市商,透過虛假交易來抬高交易量及價格,從客戶身上獲利。而 Merit Peak 及 Sigma Chain 則為幣安平台造市商,兩家公司均為趙所有,藉此收集了數百億美元客戶財產,並將客戶與幣安資金混合,情況類似對已破產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SEC 在訴訟文件中指,Sigma Chain 是一間瑞士注冊加密資產交易公司,多名幣安員工負責營運,例如幣安後勤經理同時擔任 Sigma Chain 總裁。Binance US 大部分造市行為,都通過與 Sigma Chain 相關帳戶進行。

    自從 Binance.US 平台開始向客戶提供場外交易(OTC)和一鍵買賣(OCBS)服務,Sigma Chain 一直作為 Binance.US 平台客戶的交易對手,有時甚至是唯一交易對手。據統計,Binance US 上架至少 65 種新加密貨幣,Sigma Chain 均參與造市。

    延伸閱讀: 幣圈名人系列︱不足一周成幣圈黑歷史 「前90後全球首富」薯條哥SBF上位之路

    幣安對SEC行動表示失望

    SEC 稱 Binance US 兩任 CEO 都在聯邦監管機構前作證,不過訴訟文件未有透露二人姓名。其中代號「BAM CEO B」指出:「我實際上並非經營這家公司(Binance US)的人,我以為入來做這些工作,但實際上不是,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就離開了。」

    幣安回應稱 SEC 的指控錯誤,指從一開始就積極配合調查,對 SEC 的行動感到失望,又指所有用戶資產安全,積極抗辯任何不實指控。

    加密貨幣已開始融入日常生活中,被用來買賣實體世界的資產或服務,更可用作儲存價值。然而對很多人來說,加密貨幣仍屬未知的概念,故存有不少誤解,認為它不但沒有內在價值,更只是洗黑錢工具。小編將講解相關的誤解與事實,協助大家釐清概念。

    誤解一:加密貨幣並非真正金錢

    事實:不論是數字資產還是傳統法幣,其價值均來自大眾的接受及採用程度,至今不少人認為,加密貨幣並非真正金錢,但其實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支付。

    去年三月,3 香港便宣布與數碼資產交換平台 FTX US 合作,客戶日後可透過指定加密貨幣,網上支付電話帳單、購買電訊產品及增值服務。實惠(Pricerite)早於 2019 年 8 月宣布,將接受顧客以比特幣、以太幣或萊特幣付款,成為本港首家全線接受虛擬貨幣支付的大型零售連鎖店。

    除了民生產品,四大會計行之一的羅兵咸永道(PWC)亦早於2017年,接受以比特幣支付其諮詢服務。以上只是部分例子,可見加密貨幣支付,已逐漸成為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誤解二: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

    事實:有人認為加密貨幣背後無實物或「保值」法幣作為擔保(穩定幣除外),因此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可言。但事實上,大多數法幣例如美元及英磅,都無實體資產作擔保,不過因為是由政府發行,大眾便信任政府能作為法幣大部分價值的來源。

    其實不論法幣或數位貨幣,其價值均來自大眾接受程度和採用率,就數字資產而言,採用率正在不斷成長。數位貨幣的價值在於,能讓所有人自行查看驗證的開源碼,不需信賴可能謀取自身利益或貪腐的第三方,屬另一種信任基礎。

    此外,以比特幣為例,具有價值儲存功能,因其最多只會創造 2,100 萬枚,屬於稀缺資產,有抗通脹特質。加密貨幣具有去中介化、支付、儲存價值等功能,加上當中的技術創新,這些本身都具有其內在價值。

    延伸閱讀: 由名學起︱四類幣圈人物 「比特幣信徒」到「無幣者」

    誤解三:加密貨幣是洗黑錢工具

    事實:據數據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估算,僅 0.15% 加密貨幣交易,與洗黑錢及詐騙等違法行為有關。對比法幣交易,根據聯合國估計,每年約 2% 至 5% 的交易與洗黑錢有關,便可知以加密貨幣洗黑錢的比例,其實並不高。大眾或許經常由新聞報道中,看到不法分子利用加密貨幣作違法行為,而留下相關印象。

    此外,許多人認為加密貨幣的匿名性質,令其容易成為犯罪者的洗黑錢工具。但加密貨幣只在區塊鏈上匿名,一旦換回法幣,交易所設實名認證(KYC),便可知誰是交易者。事實上,現金是難以追蹤的洗黑錢方法之一,因交易匿名,不需第三方參與,但政府不會因此禁止現金交易。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元宇宙的五大誤解與事實

    總結

    每當有新技術出現,人們都未必對其有足夠的了解,便會出現各種誤解。事實上,不論您要接納或拒絕某種新興事物前,應要對其先作全面了解,DYOR(Do Your Own Research),再自行作出判斷。

    延伸閱讀: 要識溝通︱五個幣圈基礎對話術語 JOMO、LAMBO是什麼意思?

    17 世紀發生的鬱金香熱,被認為是人類史上首次金融泡沫事件。有人認為比特幣是另一次鬱金香熱,到底現時的比特幣發展,是否真的會重蹈近 400 年前的鬱金香熱泡沫爆破的覆轍?兩者又有何差異?本文將作分析。

    鬱金香熱潮及泡沫爆破

    鬱金香熱(tulip mania)發生於 17 世紀時期的荷蘭,當時荷蘭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交易業務廣泛,荷蘭的人均收入是全球最高,亦帶動奢飾品市場發展。

    當時鬱金香成為了人們最愛的奢飾品,特別是變異了的鬱金香,因擁有異於一般的花色及圖案,更是受大眾喜愛,人們都想擁有並用作炫耀。由於需求大增,鬱金香的價格水漲船高,當時稀有種類的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於一個月內上漲 20 倍亦很平常,價格後來甚至升至與一幢房子差不多。

    大量農民將土地用來種植鬱金香,結果令供應量急升,鬱金香泡沫於 1637 年 2 月的一星期內爆破,更暴跌至洋蔥的價格。有指事件對當時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亦令不少人破產。

    鬱金香熱與比特幣

    有人認為,比特幣投資熱潮就是另一場鬱金香熱。低現今的金融世界,與 17 世紀相比大有不同,市場參與人數,亦超出當時很多,故將比特幣與鬱金香熱視之等同,實在有點一概而論。另外,加密市場跟傳統市場,亦存在很多不同之處。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甚麼是加密貨幣?

    主要的差異

    在價值儲存方面,比特幣與鬱金香完全不一樣。鬱金香花期有限,單憑球莖辨別種類及外觀並不可能,商人要種植球莖,期望長成預期品種或外觀。

    另外,當轉移鬱金香到目的地時,亦需安全運輸方式,衍生相關運輸費用。鬱金香亦不適用作支付,不能被分割使用,在田地上的鬱金香則容易被人偷走,難以被保護。

    比特幣則不同,因它是數碼化資產,能在世界各地的 P2P 網路中被傳輸,受加密技術保護。比特幣不能被複製或銷毀,很容易被分割成較細單位。而且其供應量有限,最多是 2,100 萬枚。保護方面,即使加密資產存有一定潛在風險,但有一些安全原則有助保護其安全。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系列一●謬誤篇︱加密貨幣是騙局嗎?

    總結

    比特幣作為一種加密貨幣,未來發展受政府監管和法律法規限制,隨著加密貨幣技術不斷發展和應用,比特幣亦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種更廣泛使用的貨幣。

    將現今的比特幣,與近 400 年前的鬱金香相比,歷史背景完全不同,受加密技術所保護的數字資產,與鬱金香亦根本不能相比。

    香港政府去年下旬大改取態,決心發展加密貨幣及元宇宙產業,其中一個惹人關注的動作,是去年 10 月表態,重視元宇宙,政府方面也會身體力行,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FT)。發展元宇宙是時下香港的大趨勢,本地大企業亦同步搶攻元宇宙的席位。

    已在元宇宙買下虛擬土地的大型企業或人物,許多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滙豐銀行、港鐵(0066)、新世界(0017)第三代接班人選鄭志剛,以及國際影星舒淇及丈夫馮德倫等,主要於 2021 年至 2022 年間,已率先在元宇宙平台 The sandox 進駐,擁有平台上的元宇宙土地。

    鄭志剛投資近4,000萬買虛擬土地

    據報道,鄭志剛於 2021 年尾,購入了 The sandox 一塊面積較大的土地,投資金額達 500 萬美元,即約 3,900 萬港元,希望建造一個創新中心」,展示大灣區新創企業的商業成功,當中包括 10 間特色公司,包括物流業 Lalamove 、科技配件品牌 Casetify 等,都與新世界發展和鄭志剛的風險投資公司有連結或合作。

    元宇宙土地觸不到、摸不着,依然引得名流灑上真金白銀入手,元宇宙房地產的潛力是一個主因,因科技水平越來越高,虛擬實境(VR)和增強實境(AR)等裝置也日益先進,展望將來,能為用戶帶來良好的虛擬環境體驗,在元宇宙進行沉浸式的購物、社交和娛樂,可能是人們未來的生活日常之一。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元宇宙的五大誤解與事實

    滙豐搭建虛擬球場 破格推廣欖球

    在過去大半年,已擁有元宇宙土地的企業先後作出嘗試,進行商業推廣活動。本地銀行界龍頭滙豐,去年有份贊助 11 月舉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為了幫這個闊別三年的香港盛事造勢,滙豐在去年 9 月於 The sandox 平台上,利用元宇宙土地搭建虛擬球場,兼啟動首個社區計劃。

    滙豐在虛擬球場中,還放置了將香港欖球隊和香港欖球總會吉祥物「衛比」,用戶可以與衛比進行欖球比賽。此外,還可以玩各種小遊戲和有獎測驗,感受欖球的魅力和贏取禮遇。

    當時,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指出,滙豐首次在 The sandbox 推出體驗活動,目的是利用新興科技,結合遊戲、娛樂和教育,以破格的方式推廣欖球運動。

    港鐵打造元宇宙地鐵站

    今年初,港鐵推出在 The sandbox 打造的元宇宙地鐵站,在虛擬空間上,同時配置了懷舊和未來感的車站場所。

    在懷舊元素方面,港鐵還原了 80 年代的彩虹站,牆身貼上港鐵歷史相片,玩家能感受當時的車站環境、設施及列車等面貌,亦可在虛擬的彩虹邨散步。未來元素方面,則體現在元宇宙站,當中的建築採用開放式設計,車站設有綠化空間、庭園,並設置全像投影資訊屏幕、機械人及太陽能板等。

    資料顯示,The Sandbox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蔡和偉去年初曾透露,整個 The Sandbox 總共有 166,464 塊虛擬土地,大約七成已由逾 1.7 萬名地主擁有,估計屆時所有土地總成交額,可高達 5 億美元,即逾 39 億港元。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元宇宙是甚麼?

    將區塊鏈應用到現實世界是很多 Web3 人的共同目標,誰人能夠將兩者成功連結,便可執 Web3 的牛耳。但可惜的是,區塊鏈面世逾十年以來,真正做到與現實世界連結的項目卻屈指可數,如近年湧現的一批現實世界資產(RWA)項目,表現便泛善可陳。

    代幣化資產是最常見的 RWA 方式。香港證監會早在 2019 年便發表《有關證券型代幣發行的聲明》,聲明指 STO 作為具備傳統證券發售屬性的特定代幣發行,有機會屬於《證券及期貨條例》下對「證券」的定義,要求業者遵守《證券及期貨條例》有關的條例。

    當時發表這份政策聲明引發市場熱烈討論,事關當時不少機構籌備推出與物業掛鈎的 STO。在這段時間,新加坡、台灣、美國等國都發表了對 STO 的政策立場。

    然而,各地政府的嚴陣而待以及 Web3 從業者的積極開發,並沒有令 STO 遍地開花。即使在 2020 年的加密貨幣熱潮當中,RWA 項目也未能成功引起公眾關注,目前全球的 STO 交易所中,每日平均交易量只有不足百萬美元。究其原因,是因為它們未能解決 RWA 最核心的問題 – 低流動性。

    延伸閱讀:數字資產 101︱企業一般如何透過 STO 集資?

    傳統外匯、股票市場能夠普及是因為流通性高,任何投資者都能夠以低價差即時買賣股票(高流通性市場,如美股、港股)、外幣。就算是加密貨幣市場也如是,不論是比特幣或以太幣,投資者都能夠即時以低價差買入或者賣出。

    更甚者,流通性本來就雞與雞蛋的問題,越流通的資產市場,就會吸引更多短線或長線的投資者進場,令流動性進一步加大。反之流動性低的資產,卻會令投資者卻步,令這些資產價格出現折讓。

    很多 RWA 項目都把目光投向低流通性資產,如紅酒、威士忌、物業等,期望透過代幣化 / NFT 化上述資產,可提高市場流動性。但似乎市場對此並不賣帳,真正會買入這些資產的投資者屈指可數,筆者這些年跟不少 RWA 項目交流後,發現背後離不開三大問題。

    一、 交易對手風險

    區塊鏈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降低交易對手風險,但以中心化交易所進行 STO 交易,卻會使該風險不降反增,更甚是各地政府政策的不透明度極高,而且亦沒有清晰立場,投資者難免會擔心平台出現問題後的情況。

    在傳統交易世界中,雖然部份 RWA 資產流動性較低,但勝在交易受法律保障,而且交易很多時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難想像投資者寧願選擇較安全的傳統交易方法。

    二、 二手市場

    很多 RWA 項目都會將資產碎化片,來降低入場門檻,但入場門檻只是提高流動性的其中一個因素,投資者真正考慮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究竟這項投資有沒有二手市場,或者是一個有效、安全的離場方法。

    這個看似又是雞與雞蛋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關鍵是項目方要請纓成為「雞」的一方。現時市面上少有一個做得比較成功的 RWA 項目 – RealT,它是將美國的物業代幣化,項目會定期按比例空投租金給持幣者,現時大概是年息 9 厘,但關鍵並不是回報多少,而是項目會保證每周回收定額的代幣,先不論對平台信任問題,但至少能確保投資者能有效離場。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甚麼是證券型代幣發行(STO)?受證監會規管?

    三、 資產報酬風險比

    市面上用來做代幣化資產多不勝數,但人總是喜歡接觸自己熟悉的事物,要說服它們參與,必需有傳統市場沒有的優勢,例如穩定回報、高收益、高潛在回報等。

    但不少代幣化資產的潛在回報不高,加上代幣化的風險未明,在低「性價比」下,投資者自然不會考慮投資 RWA 項目。例如早年便有不少港人看中香港物業金額高的問題,而提出將香港物業代幣化,卻沒有考慮物業的年均升值潛力及收租回報率。

    上述的問題是環環相扣,而非獨立存在。目前市場上雖未有表現特別出色的 RWA 項目,但市場上也出現普及化的苗頭,例如上文提及的 RealT 便在過去兩年錄得不錯的銷售額,且一直運行暢順,現時維持每月發行一次新的一款物業代幣,相信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多 Web3 人關注 RWA 的發展以及建立相關的基礎建設,有時候平地一聲雷,可能只是一下子的事,就如 NFT 在 2020 年爆發起的熱潮般。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了解Web3.0

    作者:Denis Lam
    MarsX 創辦人,年方未到 30,但幣圈一天人間十年,體感歲數已過 60。2020 年起協助多個 Defi、NFT 及 P2E 項目的代幣經濟、產品設計、宣傳策略及建立社群策略提供咨詢服務,團隊亦有營運 Web3 項目。

    反對比特幣聞名的金屬交易商 SchiffGold 創辦人 Peter Schiff,日前宣布使用比特幣 NFT 協議 Ordinals 發行數碼收藏品 Golden Triumph,令幣圈人震驚,有網民更指他是騙子,他解釋這是原創藝術。幣安執行長趙長鵬對此則表示高興,希望 Schiff 可看到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潛力。

    Golden Triumph 是一個「黃金主題的 NFT 收藏品」,根據官網介紹,項目為實體畫作 Golden Triumph,及 50 張手握金條、編號為 1- 50 的 NFT 圖像。每張數碼印刷品都有 Peter Schiff 和藝術家 Market Price 的簽名,並將於 6 月 2 日至 9 日分兩階段拍賣,價高者得。

    網民質疑是笑話

    Schiff 稱這象徵黃金的勝利,希望成為其粉絲的珍貴收藏品,是次藝術項目的合作者 Market Price 是他最喜歡的藝術家之一,「此次合作的特色是原創畫作 Golden Triumph 及一系列銘刻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版畫和序號。」

    不少網友表示驚訝,有人稱這是「歷史性的時刻(Historic!)」、有人表示難以致信,稱「這一定是個笑話吧?(This is gotta be a joke, right?)。」

    有網民留言指更喜歡以前的 Schiff,形容他「現時又是另一個騙子(Just another scammer now)。」 Schiff 即留言回應稱這不是騙局,是原創藝術,「如果人們想擁有它,他們可以購買它。也許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其價值或升值(People can buy it if they want to own it.  Maybe it will hold its value or appreciate over time.)。」

    Schiff否認改變立場 稱對黃金致敬

    雖然他此舉令人懷疑是否改變以往抨擊比特幣的立場,但 Schiff 否認,強調「這是藝術及對黃金的致敬,同時也是適合比特幣支持者的東西,但我仍不是支持者的一員(This is art, and it's a tribute to gold. But there is something here for Bitcoiners as well. But I'm still not a member of that club)。」

    事件亦引起網民對黃金及比特幣的價值辯論,有人認為黃金是真正的價值儲備,比特幣則只是虛擬資產,並沒有實質價值。亦有指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普及,越來越多人了解其價值及潛力,亦可能是未來發展趨勢。

    延伸閱讀:超級新手︱什麼是非同質化代幣(NFT)

    曾批NFT毫無價值

    幣安執行長趙長鵬則在 Twitter 表示:「看到 Peter Schiff 的轉向讓我很開心(Seeing Peter Schiff convert makes me happy)。」

    以往 Peter Schiff 一直不相信比特幣具抗通脹能力,而且看漲黃金,更常以泡沫和龐氏騙局等字眼,來攻擊比特幣。今年1月,他大膽預測比特幣價格永不會達到 10 萬美元。

    上個月,他則分享了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推薦的一份投資組合,當中有債券、股票和黃金,但沒有加密貨幣。Schiff 亦盛讚 AI 無推薦買比特幣,是聰明選擇。2021 年 3 月,他則在 SchiffGold 官網撰文抨擊 NFT 有如「虛假資產」,數碼圖檔可被無限複製,毫無價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