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earched for 監管 - Page 13 of 16 - fintalk180

    Search Results: 監管 (158)

    七月初香港政府針對《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進行修例的首讀及開始二讀,其中一個議案針對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如修訂法例成功通過,2023 年 3 月 1 日起,任何未獲香港政府發牌的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將不被容許在香港提供服務。 現時香港獲發牌的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僅有 OSL,以及獲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的 Hashkey Group。OSL 早在 2020 年已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但除此以外,其他交易所在無牌的情況下繼續經營,而且數量眾多,香港監管步伐亦較其他地區落後。 市場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有機會間接令投資者蒙受損失。由於法規未成熟,對於無牌交易未有進行任何實際監管,它們有關虛擬資產服務的推廣及廣告,可能會誤導投資者,甚至令投資者低估虛擬資產投資的風險。 新修例令現有的監管體系更完善,打擊透過虛擬資產進行的一系列洗錢活動。有牌虛擬資產交易所須遵守現時適用於傳統金融機構在打擊洗錢、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及保護投資者等方面的要求及責任。 然而,修例在給予投資者更多保障的同時,亦會影響散戶投資者。首先,現時的場外交易(OTC)店舖會受影響,減少了公眾買賣虛擬資產的渠道。同時,早期拿到香港證監會發放牌照的交易所,現時只能提供服務予專業投資者,即擁有不少於 800 萬投資組合的個人,而且開戶手續繁複,散戶投資者將更難找到渠道投資虛擬資產。 筆者估計,條例的實施對市場難免帶來影響,如大部份未獲得牌照交易所,將逐步關閉現時位於香港的辦公室,但一些離岸的平台將繼續運作,例如…

    繼上回分析「DAO」如何為 NFT 賦能,今回談談一個傳統產業,如何將繁複交易流程注入 NFT—說的是「威士忌」原桶交易。 威士忌是以穀物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之統稱,相信大家對威士忌都不會陌生, 即使你不是威士忌愛好者,也一定會聽過如麥卡倫、格蘭利威等著名威士忌品牌。 但相信很少人知道,原來新酒要稱得上是威士忌,有很多嚴格規定,其中一個環節是新酒需注入橡木桶中陳年,而世界各國對威士忌規範的最低年分,一般最少都要求是三年。此階段酒廠為提升自己的現金流,會將原桶「準威士忌」以傳統買賣方式轉賣,由於仍在木桶陳年的酒具不確定性,其獨特性可能為買方帶來驚喜,所以也有少眾投資人購買這種原桶準威士忌收藏。 然而,由於此類原桶準威士忌的流通性很低,至少筆者相信大部分讀者對此項買賣都聞所未聞,所以有關買賣都必須經過中間商,買賣雙方都習慣交易繁複,並且隱含多項不透明費用。反過來說, 只要提升流動性及去除交易中間商,買賣雙方都可以各自提升盈利,從而帶動更多交易。 以智能合約取代中間商 成本大減同時提高流動性 有見及此,蘇格蘭傳統酒廠 Barley Nectar 捕捉先機,以 NFT 會籍將傳統威士忌原桶合約交易上鏈。其官網顯示正推出威士忌 NFT 會籍,限售 400…

    上半年加密貨幣市場最令人關注之處,是自 Luna 幣大瀉及 UST 脫勾後,市場引發「連環不幸事件」—— 加密貨幣市場大瀉、Celsius 戶口遭凍結、stETH 脫鉤、三箭資本宣布破產,導致加密貨幣貸款公司 Genesis 和借貸平台 BlockFi 等均蒙受損失。 近日 Pantera Blockchain Fund 發表報告指,一連串的連環不幸事件有一個「共通點」,便是中心化(Cefi)導致事件發生。獅昴環球資產管理(AGAM)投資總監黃名漢則建議,監管機構可參考銀行做法,向發行機構設資本準備金要求,來保護借款人免受損失。 指平台失敗並非去中心化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提及,Celsius 被迫凍結存款提款、加密貨幣經紀商…

    踏入 2022 年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暴跌後仍處於拉鋸狀態,其中龍頭比特幣繼續在 20,000 美元徘徊,走勢未明朗下,不少持貨者都傾向以被動收入作長線部署,在市況波動下仍不至於「total loss」。以下四種加密貨幣被動收入,值得新手留意。 收息 收息是加密貨幣市場最普遍的被動收入方法,各大交易所都會支持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穩定幣(如 USDT、USDC)的活期及定期存幣。 截稿前以交易所龍頭幣安為例,比特幣、以太幣及 USDT 的活期 APY 年收益率分別為 5%、2.4% 及 10%;至於 USDT 定期(30 天為期限)的年化收益率(使用前…

    加息、戰爭和「幣災」夾擊下,金融市場和加密金融市場瀰漫著不安的氣氛,近日更有不少加密基金出現貸款違約事件,要尋找零違約、零延遲的投資機會實屬不易。 加密貨幣獨角獸公司 Matrixport 於市況波動下,提供「三招」協助用戶安心投資加密貨幣,並說明其固定收益產品底層資產和收益來源,均於 App 平台公開全程披露,配合完善的風控管理機制,能夠成為投資者在熊市的避風港。 在業內部分平台流動性急降,被迫暫停提幣時,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一站式加密金融平台 Matrixport 發佈正常運營公告及 CEO 信件,宣告一切服務如提幣、交易等不會受到影響。其秘訣在於產品發布三年以來,從沒發生過違約及延遲兌付事件,配合完善的風控管理機制,深得平台投資者信任,並安心在這穩健理財板塊上,投資固收產品。 儘管現時市況不明,但行業仍有一些積極消息,如以太坊測試網合併成功後幣價暫時回暖,以及創新發展方向如 Web3 智能手機、各大社交媒體的 NFT 市場等。近日美國銀行一份報告顯示,「加密貨幣寒冬」的擔憂,並未有凍結投資者對該市場的興趣,明言「從長期來看,對生態系統的發展可能是健康的。」 而作為散戶投資者,最重要的是握緊手中財富,捱過熊市挑戰。Matrixport 針對現時市況,推出「三招」助投資者安穩渡過熊市寒冬,繼續穩健地增長財富。 自動定投 Auto-Invest…

    加密貨幣規模過去兩年在歐洲呈爆炸式成長,根據歐洲央行數據,去年底各加密貨幣資產總值約為 2.5 兆歐元,按年增長 7 倍。其中德國支持個人投資加密貨幣,將比特幣視為私人資金,而非貨幣、商品或股票,亦有利潤低於 600 歐元將免稅的措施,今年首季,該國更被評為世界上對加密貨幣友好的地區首位。 今年首季排名超新加坡 早前多個調查顯示,德國被視為歐洲中對加密貨幣最有善國家之一。加密貨幣數據分析公司 Coincub 更於今年首季,將其評為世上對加密貨幣友好地區首位,超越第二位的新加坡。原因包括擁有最多的比特幣節點(nodes),政策對加密貨幣的承諾更大。研究提到過去數月,該國加密貨幣相關政策取得積極進展。 早於 2013 年,德國已著手加密貨幣相關措施,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並將其納入國家監管體系。至 2017 年 ICO(首次代幣發行)熱潮興起,德國金融監管局(BaFin)發表投資 ICO 風險警告,呼籲私人投資者遠離 ICO。…

    上半年加密貨幣市場最轟動事件,莫過於由韓國人 Do Kwon 於 2018 年建立的穩定幣 UST 與美元大幅脫鈎,令姊妹幣 Luna 幣價暴跌。事件令投資者損失慘重,亦觸動韓國政府神經,指控 Do Kwon 及其公司 Terraform Labs 逃稅,更大刀闊斧改革多項措施。韓國政府向來對加密貨幣市場十分嚴格,UST 事件對相關政策有何影響? 韓國人熱衷投資加密貨幣 過去韓國人對投資加密貨幣的熱衷程度,能媲美股市,如 2020…

    首個比特幣法定貨幣國家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早前向代表新興經濟體的 32 間中央銀行和 12 名金融官員,推廣比特幣的使用和採用,當中不乏拉丁美洲國家。事實上,不少中美洲國家都對加密貨幣越來越重視,包括巴西、巴拿馬和墨西哥等。為何這些國家在市況波動之際,仍對加密貨幣十分憧憬。 巴西 巴西央行的數據顯示,當地人在去年購買了超過 60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幾乎是 2020 年的兩倍。今年 3 月,巴西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宣佈,新的加密貨幣稅法將從下年起實施,屆時將正式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與該市不動產相關稅款的工具,但僅限於該市範圍內。 至 4…

    早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發文,指會實施一套發牌制度,要求所有虛擬資產交易所在香港提供服務前,必須向證監會申請牌照,發牌制度將同時適用於證券型及非證券型虛擬資產(例如目前市值最高的 Bitcoin)。 但自 2018 年證監會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監管框架聲明,至今僅兩間公司獲發牌。有業界人士批評「成個制度斬腳趾避沙蟲」,又質疑當局偷換概念,因發牌原意加強監管,避免普羅大眾利益無辜受損,但現時只針對專業投資者發牌, 「 小市民根本用都用唔到(相關平台)。」 僅OSL及HashKey獲發牌照 四年前證監會發出框架聲明後,當局於 2020 年發出首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予 BC 科技 (0863) 旗下 OSL Digital Securities;至今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