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僅兩公司獲虛擬資產交易所牌

    發牌風波︱四年僅兩公司獲虛擬資產交易所牌 業界:個制度斬腳趾避沙蟲

    早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發文,指會實施一套發牌制度,要求所有虛擬資產交易所在香港提供服務前,必須向證監會申請牌照,發牌制度將同時適用於證券型及非證券型虛擬資產(例如目前市值最高的 Bitcoin)。

    但自 2018 年證監會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監管框架聲明,至今僅兩間公司獲發牌。有業界人士批評「成個制度斬腳趾避沙蟲」,又質疑當局偷換概念,因發牌原意加強監管,避免普羅大眾利益無辜受損,但現時只針對專業投資者發牌, 「 小市民根本用都用唔到(相關平台)。」

    僅OSL及HashKey獲發牌

    四年前證監會發出框架聲明後,當局於 2020 年發出首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予 BC 科技 (0863) 旗下 OSL Digital Securities;至今年 4 月 HashKey 亦獲發牌,即僅兩間公司獲發交易牌照。

    BC 科技於 2020 年 12 月獲發牌至今,股價在 18 元水平徘徊,近月輾轉下跌,近日跌至近 4 元水平,累計跌幅近 80%。

    公司去年年報指,OSL 數字資產平台收入按年增 63% 至 2.78 億元,全年計整體平台交易量按年增加 73% 至 3,060 億港元,但集團經營虧損增至 3.35 億元。

    最近有傳媒比較兩間獲發牌及坊間知名度較高的平台,指上述兩間交易所排名明顯不及幣安、Bybit 等平台,入場門檻亦較高,兩個平台均沒手機應用程式,較難使用。

    擬平台為發牌條件減少功能

    UDomain 區塊鏈金融科技專家王敏儀表示,行內申請牌照興致不高,「個牌主要係針對專業投資者(即資資組合不少於 800 萬元)而設,而坊間交易所主要針對零售市場」,認為發牌機構取向與市場需求背道而馳。

    她舉例,如交易所要配合發牌要求,至少要將三大功能「閹割」,包括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即踢走散戶)、沒有 C2C 功能,如目前最流行的穩定幣 USDT 在港兌換港元,多是個體戶交易(即 C2C),交易所只作為虛擬資產托管方。交易所作為虛擬資產托管方屬監管範圍,條例卻只覆蓋商對客(B2C)交易,變相閹割 C2C 功能,扼殺個體戶生存空間。

    她續指,持牌交易所不可以買賣虛擬資產期貨合約(即不設對沖產品),證監會亦曾公開聲明,不大可能會就經營有關合約的業務批出牌照或認可。然而期貨合約在投資虛擬資產中佔重要角色,包括對沖風險和實現期現套利,用戶無法有效管理風險。

    「好多功能都做唔到,根本係本未倒置」,王敏儀指,規限令兩間獲發牌公司被投資者咎病功能少,未能切合市場所需。

    她亦質疑,發牌原意加強監管,避免普羅大眾利益無辜受損。但當局只針對專業投資者發牌, 實屬偷換概念 ,亦無處理交易所打算服務零售市場而不觸犯法例的要求,「驚小市民唔好被騙,但依家小市民根本用都用唔到,成個制度係斬腳趾避沙蟲 。 」

    業界促當局教育普羅大眾

    另一業界人士指,現時兩間獲牌照公司,均以機構客戶為主,「零售客戶嘅話(申請牌照)就唔太有迫切性」,指除了申請相關牌照手續相當繁複,對不少國際級交易所而言,香港市場佔其收入相當小,或其市場集中歐美等地,加上本港經營交易所成本相對高,故不少交易所即使在港發展,甚少集中在零售方向。

    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未必以是否得到香港的牌照作參考因素,兩個因素影響下,或致令當局至今只發兩個牌照。他認為,要令香港加密貨幣市場更普及,能接受零售投資者參與更重要,建議當局更重視教育普羅大眾。

    6間公司獲批管理投資虛擬資產投資組合

    除了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外,今年共有三間公司宣佈獲批准管理投資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分別為安領國際(1410)間接非全資附屬獅昂環球資產管理(AGAM)、華科資本(1140)為股東之一的 MaiCapital Limited,以及前沿有理資本 Fore Elite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現時共有 6 間公司先後公佈獲批准管理投資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

    #BC科技 #Bitcoin #DigitalAsset #fintalk180 #FinTech #HashKey #交易所牌照 #監管 #證監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