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系列一●謬誤篇︱加密貨幣是騙局嗎? - fintalk180

    加密貨幣系列一●謬誤篇︱加密貨幣是騙局嗎?

    加密貨幣是騙局嗎?這既是技術問題,又是哲學問題。儘管是僅對加密貨幣有入門了解的投資者,也知道加密貨幣的基本特質,是以區塊鏈技術作基礎來構成,即由連接到網絡的電腦形成一個大型、分散式的記帳體系,體系中的使用者可以直接與儲存的資料進行即時交互,且紀錄透明而極難被篡改,相關加密貨幣的持有權及變動,亦因此受高度保護。

    金融界已普遍認同區塊鏈技術,正積極融合其到業務中,推出自動化且可信度高的交易及結算系統,以證券型代幣發行(STO)屬目前較流行的模式,新加坡星展銀行已在今年 5 月以 STO 形式發行債券,獲足額認購。因此,從技術層面而言,加密貨幣並非弄虛作假的騙局。

    問題在於,有技術不等於有價值,尤其是投資價值。

    《紐約時報》剛於 8 月發佈記者 David Segal 的文章,Segal 自行實測創辦一款新的加密貨幣,他先向 Youtuber Dan Arreala 請教,得知推出加密貨幣的成本低至 8 美元,過程就像用一個網站的應用便能產生出來,再花幾分鐘作設置,及多付 300 美元的費用,便能形成 2,100 萬枚新加密貨幣,並取名為「白痴幣」(Idiot Coins),轉頭到 Reddit 發文推銷,竟隨即有網民表示願意買 3 枚「白痴幣」。

    魷魚幣價格泡沫

    另一個引人深思的案例,是上月底火紅一時的「魷魚幣」。推出魷魚幣的團隊宣稱,會仿傚大熱韓劇《魷魚遊戲》,製作一個有 6 個回合的網絡遊戲,遊戲玩家需要用魷魚幣才能落場,並能通過遊戲賺取另一款名為「彈珠幣」的貨幣,魷魚幣以 1 美仙的價格發行後,一度急升至 2,861 美元,卻在見高位後約 5 分鐘,便插至 0.0007926 美元。

    不但有魷魚幣的投資者投訴無法沽出貨幣,更連開發團隊也突然中斷與外界聯絡,大眾投資者認購魷魚幣而付出的 210 萬美元(約 1,638 萬港元)款項下落不明。儘管魷魚幣是真實的加密貨幣,但它背後沒有資產支撐,被人賦予噱頭後出現價格泡沫,高追買入的投資者因此損手。

    價值在市場定位或商業功能

    許多加密貨幣的本質與魷魚幣一樣,都是無形的存在,包括比特幣,不同之處在於部份加密貨幣有其市場定位或商業功能。比特幣是世上第一款加密貨幣,有接近 13 年歷史,總市值也長期是排在第一位,往住被涉足加密貨幣的基金或資產管理列為主要持倉,因而在投資者心中形成了市場地位和信心。

    總市值長踞第二位的以太幣,與其應用平台以太坊相輔相承,作為平台上執行智能合約時作為交易代價的支付貨幣。加密貨幣自身並非騙局,關鍵是背後連什麼資產或功能等掛勾,以及是否有人巧立名目製造價格泡沫。

    #DanArreala #DavidSegal #DigitalAsset #IdiotCoins #reddit #STO #以太幣 #加密貨幣 #區塊鏈 #數字資產 #白痴幣 #紐約時報 #證券型代幣發行 #魷魚幣 #魷魚遊戲

    相關文章